二十大代表风采|刘伯鸣:铁打的核电“重器”锻造者
核电、石油化工大型压力容器锻件是世界公认的综合性能要求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热加工产品。32年间,刘伯鸣专注这一领域,率先突破多项锻造工艺自主化难关,填补了国内锻造技术空白,赢得了我国在超大锻件制造领域的话语权。
2022-10-20
华龙一号:中核集团勇当核电产业链“链长”的成功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提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更好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2022-08-16
余剑锋: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履行强核强国使命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作为我国核科技工业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战略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努力打造引领世界核领域发展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我国由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努力为我国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2022-08-03
走进大亚湾核电站:中国核电技术的起点和核电人才的“黄埔军校”
近日,记者跟随深圳“高质量发展行”媒体采访团来到了中广核大亚湾核电站,走进了这个中国核电技术的起点和中国核电人才的“黄埔军校”。
2022-07-21
逐梦“淘金” 浴火而生:中国“锆”品牌的故事
这是一根管壁只有0.57毫米,直径不到1厘米的管子,看似普通的外形,却是华龙一号CF燃料组件的关键部件——N36锆合金包壳管;也是为了这一根管子,核动力院人三十余载逐梦“淘金”,终于开花结果,梦圆今朝。
2022-07-14
《硬核时代》官宣!绘就核工业探路人群像!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鹿鸣影业制作,中核集团、曲江影视、美霖文化、中国核电、秦山核电、福清核电、核动力院、中核工程、中国中原联合出品的电视剧《硬核时代》以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诞生过程为创作题材,讲述中国核电人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最终成功研制出“华龙一号”的奋斗历程。
2022-07-06
中国核能发展如何适应“双碳”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彰显了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责任与担当,也为未来我国能源转型指明了方向。
2022-07-01
核动力故事首次走进中小学德育学堂——以赵文金为代表的N36锆合金研发团队
近日,新华社《中小学德育学堂》第十季19期节目播出,其中,讲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N36锆合金研发故事的“为了这根直径9.5毫米的管子,他用了近40年”章节,收获热烈反响。
2022-07-01
国家电投“国和一号”:见证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之路
根据国家电投的规划,到2023年,“国和一号”将全面实现100%设备国产化能力,到2025年,建成“技术上最先进最安全、装备上完全自主可控、经济上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三代核电产业链。
2022-06-22
北科院陈琳团队制备了一种具有抗辐照、耐高温蒸汽氧化性能的核燃料包壳涂层材料
燃料包壳,是核燃料元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在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2-06-13
中联重科:核电“加冕” 屡建奇功
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3000吨级超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3200吨,是国产起重机中唯一运用于核电吊装的设备,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同时应用在第二、三、四代核电吊装的3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为国家核电站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2022-06-13
他坚持了近四十年,只为让核电站有颗“中国芯”
今年69岁的赵文金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锆合金材料研发项目总设计师,1986年开始接触锆合金的基础研究工作,从确定合金配方,到反复试验印证性能,再到工程化批量生产……他率团队用了近40年时间,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位居国际前列的N36锆合金包壳管,解决了“华龙一号”的“中国芯”——CF3燃料组件中最重要的材料难题。
2022-05-30
核电用泵国产化,他们十多年攻关终获成功
自2006年起,江苏大学核电用泵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核电泵制造单位密切合作,承担了第三代核电用泵国产化的技术研发任务,为核电用泵制造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2022-05-24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从电处来,到“核”处去
4月15日,正值叶奇蓁院士担任总设计师的我国首个国产化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1号机组安全商运20年。至此,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运行业绩处于世界核电行业先进水平,走出了一条核电自主发展的路子,也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05-12
《人民日报》特刊聚焦:中核集团——坚持自主研发 提升制造能力
2011年,中核集团加速推动第三代核电技术,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华龙一号”的型号研发。“177堆芯”“双层安全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等技术方案,构建出了“华龙一号”的“骨架”,也最终形成了核电领域的创新成果。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