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集团首个控股建设的压水堆核电项目正式开工
3月3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首个控股建设的大型压水堆核电项目——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是我国“十四五”开工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也是开展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以来在琼投资最大的项目。
2021-04-01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在海南正式开工建设
3月31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再传捷报:海南昌江核电3、4号机组正式开工,这是海南省、中核集团和华能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实现,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2021-04-01
每建设一台华龙一号,会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向前推进多少年?
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系统提出了革命性要求。
2021-04-01
创新技术推动“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经济性好等特点。目前,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已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大量创新技术的使用,正在不断加快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建设的步伐。
2021-03-26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华龙一号”项目核心部件整体吊装工作完成
近日,正在建设中的广东惠州太平岭核电项目华龙一号机组,完成了核心部件的整体吊装,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首个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2021-03-26
华龙突围:自主研发加快中国核电新建步伐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首堆——福清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运,为中国未来十年加快核电建设、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承诺打开了一条路径。但核电发展前路并非一帆风顺,将面临着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竞争,还需应对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降价压力。
2021-03-26
“国家名片”海外华龙一号首堆YA施工侧记
当地时间3月18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这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海外建设取得的重大里程碑,海内外核电建设者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奋战在项目一线的中核华兴核电建设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如项目部中国村内的三角梅迎风绽放。
2021-03-24
核电人自述:中国自主设计的核电站,如何做到万无一失
TELL+DREAM 是 TELL 公众演讲会与徐汇区虹梅街道党工委合作开展的主题演讲活动。不久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人因工程实验室主任宋霏在该活动中讲述了中国自主设计核电站的艰难历程。
2021-03-22
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36周年:在红船启航的地方 中国核电起步!
进入21世纪后,秦山核电在党的领导下,在科技引导、创新驱动下,又踏上了“健康中国”的新征程。经过多年科技攻关、自主研发,成功掌握医用钴-60生产技术,一举打破医用钴-60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伽马刀装备“中国芯”,为全国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2021-03-22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华龙一号”创新启示录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2021-03-22
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在中巴建交70周年之际,当地时间3月18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海外建设取得的重大里程碑,也是双方巩固深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中巴核能合作的重要成果。
2021-03-20
与核武器“师出同源” 核能的“两副面孔”如何炼成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核电因其清洁、高效、灵活的特性,被作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中重要一员受到高度关注。据此,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解析核能核电的方方面面。
2021-03-18
三代核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经济性分析
自2015年以来,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迅速在全行业铺开,激起电力行业各方的关注和参与。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简称“电改9号文”),随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6个重要配套文件,以“三放开、一独立”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电力改革正式落地实施。
2021-03-16
全国政协委员王明弹:构建核能与新能源协同的电源结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其中特别强调,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2021-03-11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实现“3060”目标,发展核电势在必行
“华龙一号”如期商运,最关键的因素是自主创新。可以说,“华龙一号”的研制成功,是科技人员近20年始终如一,坚持独立自主道路的结果。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