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一次能源占比中还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煤油气占了80%多,在国际上也是同样,略有不同的是,他们的油气更多,我们的煤更多一些,所以清洁高效用好化石能源非常重要。但同时,化石燃料富含碳元素,是基础化工和材料制备的碳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在这之前关于我国的能源禀赋,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富煤缺油少气”,这6个字根深蒂固。如果我们视野中的能源只是化石能源的话,这个认识也许并不错,但是这样的认识已经跟不上形势了。
从本世纪初,太阳能、风能、核电从微不足道走向举足轻重,并正在走向担当大任。那么,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性是特别重要的,它在能源结构中比重的大小和我们技术能力、开发能力有关系。拿我国2023年的数据来说,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已经达到了1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已经超过50%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经接近3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1/3。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我们国家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已经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1/10,所以能源低碳转型的资源基础是丰厚的,这是前提。
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对于化石能源我们既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它的有限性,为可持续发展早做准备。而且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其绿色低碳的属性,因此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能源必须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这句话特别重要。能源资源禀赋认识的局限性,会影响我国的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破与立,这其中的关系,我们要思考再思考。
同时,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是并行不悖的。需要强调的是,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是我国自己可以掌控的,它不依赖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幻,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准确地认识我们国家能源资源禀赋,是正确认识本国国情的要素,也是影响我们国家能源政策、能源战略的一个很关键之点。这样对保证国家长远的能源安全,引导能源转型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发展非化石能源需要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并举。全球的一次能源当中,核电已经占比10%以上,而我们国家大约是5%的样子,因此,我国的核能发展潜力还很大。我们将来恐怕不光是超过10%的问题,要更高比例的核能作出贡献。
在我国非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核能将会发挥重要的基础性能源的作用。在世界上像法国大概有50多台机组,法国的国土面积也就相当于中国一个省。我国全国也就是50台机组的样子,而法国核电贡献了该国电力的一多半。
德国声称不再发展核电,但是在法德边界的法国一侧有一系列的核电机组在向德国供电,实际上德国是核电的受益者。俄罗斯、美国、欧盟的许多国家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在发展核电,方向都很清楚。人们对于受控核聚变也充满了期待,认为将给我们带来能源的未来。受控核聚变现在不断地取得进展,争取再有突破,本世纪中叶让核聚变能在中国点亮第一盏灯。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法国核能的比例很高,法国民众为什么欢迎核电?法国是一个崇尚独立自由的民族,对能源的战略选择也是这样。它有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核能信息传播机构,确保为公众提供真实透明的信息。而且政府成立了地区信息委员会,负责核安全的信息跟踪和咨询。政府还成立了国家工作辩论委员会,组织公开的辩论,大家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但是最后凝聚成理性的共识。与此同时,法国的工程师文化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的——相信科学家的话,相信工程师能够保证核能安全。这些对于我们国家的核能发展很有参考价值。
总之,发展核能事业就像普罗米修斯带到人间的火种,为人类发展点燃了希望之火,拓展了美好的前景。
首先,核电要做好全产业链的配套,进一步理顺核电的体制机制,保障核电的安全性、经济性,并且使人们普遍了解。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和数字化转型,这一背景下核能事业正在朝着更安全、更先进、更经济、更灵活的方向来升级。要充分认识核能的战略地位,核电的战略竞争力源于它不可替代的优势。核能是一个能量密度比较高的能源,核能的发展将带动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整个链条的发展,是战略必争之地。
第二,发展核能是国家行为,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制定好国家级的战略和规划。我们已经制定了“十四五”和“2030年~2035年核电发展规划”,对第三代、第四代核电以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也做了安排,对受控核聚变、先进核燃料循环的创新发展也制定了战略规划。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发展核电是为人民,那么这项事业要让公众更多地参与,争取更多的了解和支持。公众不仅是科普的对象,更是核电的主人。今天核电的安全性与以往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需要人们有更多的了解和信心,努力打造一个政府、公众、企业紧密联系且共同受益的“核电三角”发展模式。
第三,核电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共享的财富,意义重大。因此,围绕核能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包括高放废物的分离嬗变技术和核废物的最终处置技术等等,使核能的发展建立在更为扎实的研究基础上。
中国的核能事业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之所在,将在更为坚实的科技基础、制度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之上走向未来,并为我国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