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铀矿冶环节的生产质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将铀矿山职工从苦脏累的戈壁、草原、大漠转移到智能化生产现场,进而回归城市。这种革命性变化,打破了人跟矿走、风餐露宿的传统生产模式,在改善铀矿冶人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采铀一线真正留得住人。
▲图为通辽铀业钱家店铀矿地浸采铀气体站。朱学蕊/摄
冬至前夕,傍晚时分的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高林屯种畜场,室外温度接近零下20摄氏度。刚刚下过的一场大雪覆盖了大片的玉米地,斜阳一点点拉长半截秸秆的影子。田垄间有规律地排布着一个个蓝、绿色立方体“盒子”,掀开一个一瞧,里面是小露半截弧度的黑色管道。伸手哈气,手指搭上手腕粗细的管道,不冰不凉,也没有粘黏,似乎还带着些许“体温”。
不看哪里会知道,这里竟是一处采铀场,是我国在松辽盆地发现的首个特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一部分,黑色抽液管正是露出地表的采铀设施。
“这块铀矿床共有10个采区,我们脚下的C5采区是国内地浸采铀数字化井场示范工程。”中核内蒙古矿业通辽铀业(以下简称“通辽铀业”)总经理张勇指着不远处的“盒子”解释,“地浸采铀不挖不掘,仅在地表打孔,从孔中注入含有化学试剂的水溶液,溶解地下矿石中的铀矿物后,再从另一个孔提取含铀溶液,是一种集采、选、冶于一体的新型铀矿开采方法,不会使矿石发生位移,也不影响地表正常种植,安全又环保。”
“室外温度虽然低,但管道一直在抽采,所以摸起来温乎乎的。” 张勇俯身摸了摸管道,在他脚下大约200米深处,一台潜水泵正将含铀溶液悄无声息抽送到管道中。
有矿不见矿,采矿不见形,只是采铀一线蜕变的一个片段。在中核内蒙古矿业各大天然铀生产基地,从各个采区到最终产出铀产品的水冶厂房,数字化正在塑造全新的天然铀生产模式,改变着采铀人的工作和生活。
在通辽铀业钱家店铀矿宽敞明亮的水冶厂房,水冶设备正在处理来自采区的含铀浸出液。然而置身厂房,却听不到机器轰鸣,也看不到工人,只有吸附塔压力表、流量计上显示的数字,证明这有生产痕迹。
“水冶厂是不是在正常运转?”“怎么会如此安静?”“现场怎么没有工人?”“如何掌控整个车间的生产?”……面对一连串问题,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阳奕汉道破“玄机”:“地浸采铀安全、绿色、经济成本低,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却很高。整个钱家店铀矿目前已经实现地浸生产工艺自动化、开采少人化、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没有声音并不意味着设备停运,是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智能化生产营造出了‘假象’。”
“这些疑问外国专家也提出来过。”张勇接着说,2023年10月底,一批国外专家来通辽铀业参观,当时就有人质疑车间是不是处于停产状态。“可当他把耳朵贴近管道一听,才惊讶地说了句‘简直不可思议’。”
对于这句“不可思议 ”,中核铀业党委副书记李成城感慨道:“这从不同视角,反映出我国铀矿冶工艺的先进性,也证明我国天然铀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
李成城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铀矿冶环节的生产质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将铀矿山职工从苦脏累的戈壁、草原、大漠转移到智能化生产现场,进而回归城市。“这种革命性变化,打破了人跟矿走、风餐露宿的传统生产模式,在改善铀矿冶人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采铀一线真正留得住人。”
李成城的感慨,《中国能源报》记者在通辽铀业暖意融融的监控中心找到了答案——一块大屏幕、四台电脑、几名工作人员,通过生产信息化系统、智能地浸铀矿三维可视化综合平台,只需轻点鼠标,便能一览整个铀矿的生产状况,采铀工人再也不用冒着寒风徒步巡井,就能实时掌握生产运营情况。
不过,钱家店铀矿的生产数据,并没有就此“停留”在通辽铀业。通过远程传输,它们会同步出现在1200多公里外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数字化地浸远程控制中心的一块大屏幕上。在这个控制中心,作为总部的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与作为矿点的通辽铀业以数据为纽带,上下一体,互联互通,深度融合,最终使钱家店铀矿成为智能化、少人化的智慧铀矿山样本。
“智能化、数字化为采铀一线注入了蝶变的基因,也使地浸铀矿山和天然铀产业成为核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鲜活案例。” 李成城说,未来,借助远程管控、大数据智能分析等先进的第四代铀矿采冶技术手段,我国天然铀产业将迈入“城市”智慧采矿的新模式,进一步夯实天然铀资源保障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