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必须要按要求做到规定参数内,不然会影响发电总量。”4月10日,成都双流,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的会议室里,一场视频会议正在进行。“玲龙一号”的设计团队,正与设备生产厂技术人员,研讨技术细节。
此时,1800多公里外的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正稳步推进。
从2021年7月“玲龙一号”开工到现在,这样的会议已经开过无数次。作为项目“技术大后方”,核动力院的“玲龙一号”设计团队,一直在联动项目现场以及设备生产各方。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核工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也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核动力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设计团队正全力以赴,推进“玲龙一号”首堆建设“加速跑”,助力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技术上走在世界前列。
上月初,“玲龙一号”首堆的堆内结构主体施工完成。不过,副总设计师夏欣的压力更大了。他拿着“玲龙一号”的近照告诉记者,那个环形的建筑将容纳核电站最核心的部分——核岛。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等几大关键设备将陆续出厂交付,运到这里进行安装调试——这是核岛建设的关键。理想状态是,年底前安装完毕,实现穹顶封顶。
但是,首堆建设谈何容易。
电功率30万千瓦以下的小型反应堆被称为核电领域的“移动充电宝”,与“华龙一号”等大型核电站相比,胜在更小巧灵活、更安全,可以更靠近用户。而“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
要做第一,就意味着必须直面创新的“无人区”。以“玲龙一号”为例,“‘小堆’并不是单纯地把大型核电小型化。”夏欣介绍,作为涉及多需求多目标多技术耦合的新堆型,“玲龙一号”没有现成的堆型可以作为参考。以往设计“大堆”可以直接用的一些理论及数据,对于“小堆”都不适用。
夏欣说,“因为涉及大量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其设计、制造、施工均无任何先例可供参考,即便已经经过十余年攻关,依然需要边探索、边总结、边调整,摸着石头过河。”
因此,在首堆设计环节,设计团队需要“全程陪跑”。这几天,夏欣就带着团队反复进行沙盘推演,“正在为反应堆压力容器进场作准备。”
“玲龙一号”建设现场。受访者供图。
区别于传统核电技术,“玲龙一号”采用的是类似搭积木的模块化建造。通过单个模块标准化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这也就意味着反应堆压力容器等关键设备,只能在工厂里一体化制造。“狭小的空间里,只能放得下一只手进行焊接。”夏欣和团队成员,为保证焊接质量、焊接的温度和速度控制、组焊返修等问题,详细推演和研讨,做各种预案。
按照计划,“玲龙一号”将在2026年正式发电。为了顺利“奔赴”这一节点,打破“首堆拖延”的“魔咒”,项目各方正按照计划安排,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遇到某项难题的时候,还会成立专项小组,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目前,“玲龙一号”研发团队已开展多项原创型试验,研发了20多项关键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建设了亚洲最大的非能动安全系统综合实验台架。关键技术的全面突破,使得“玲龙一号”在安全性、灵活性和多用途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这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在国际上率先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初步估算,“玲龙一号”首堆建成后,每年可以发电10亿千瓦时,可以满足50万户家庭的生活所需,一户按三口人算,可供100多万人使用。同时,每台“玲龙一号”机组每年发电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万吨、植树造林750万棵,大大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促进节能减排。
“我们将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再接再厉,更上层楼,加快开发下一代更经济、建设更快的小型堆技术,形成华龙一号、玲龙一号‘双龙出海’格局。”核动力院相关负责人说,将瞄准第四代核能技术,推动第四代堆型的研发,在先进技术上持续发力,勇闯“无人区”,攻关“卡脖子”难题,推动核动力技术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