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就现在!核动力院奋力推动中国核动力事业迈上新台阶

2022-10-08 15:36  来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动力院  DCS龙鳞系统  同位素  华龙一号  核电设备  三代核电  核工程与核技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工业迎来“两弹一艇”以来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在总书记的殷切关怀下,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核动力人以“拼”的姿态,落实两个五年规划、圆满完成使命任务、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实现核科技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工业迎来“两弹一艇”以来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在总书记的殷切关怀下,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核动力人以“拼”的姿态,落实两个五年规划、圆满完成使命任务、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实现核科技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研生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重大工程项目高效推进:华龙一号国内外实现批量化建设;推动了我国核燃料元件自主化进程;核电专用软件研发和试验验证工作压茬推进;核技术服务与保障能力显著增强……“1335”战略目标圆满实现的同时,第三代平台全面建成,“第三次创业”任务也圆满完成。

面向未来,核动力人满怀豪情、勠力同心,为促进中国核动力事业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拼”的勇气,让中国核电技术从“跟跑”到“并跑”

2011年,是世界核电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几乎所有世界核电大国的竞争方向都开始朝着高安全性、高经济性的三代核电转变。为了跻身全球核电技术第一梯队,让中国核电技术从“跟跑”到“并跑”,核动力院以国家核能技术发展需求为己任,全力推进自有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产品开发,成功完成了首堆建设并实现出口。

聚焦主责主业,增强发展信心,核动力院在多元技术领域全面开花。以“177堆芯”“能动加非能力”为特征的“华龙一号”,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三代核电技术要求,成功交付投运;模块式小堆“玲龙一号”全球首个通过IAEA安全审查,有效突破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未来将与“华龙一号”一起形成“双龙出海”格局;研制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CF系列核燃料,形成了自主燃料组件产品供应能力;自主品牌的核电安全级DCS龙鳞系统供货,打破了国内核电DCS系统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统筹谋划,一以贯之,构建国家级先进核动力研发平台。流水不仅争先,更争的是滔滔不绝,十八大以来,核动力院系统梳理核动力技术发展核心能力体系,完成了核动力研发能力体系的历史性布局调整,建成了我国第三代核动力技术研发平台:形成设计水平正从跟踪研仿向正向设计、自主创新发展,形成设计能力从单点突破向全周期全专业协同过渡;配套国内最大的辐照试验研究平台、辐照效应研究平台、三废处理平台、核设施检修及退役平台、涉核计量检定平台;具备安全级仪控系统研制能力,全面支撑了“华龙一号”三代核电、DCS系统研发。

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一项项荣誉见证了拼搏的价值。从2012年至今,核动力院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00余项,共申请专利3674件,授权1988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银奖各一项,获专利优秀奖5项。

“拼”的劲头,加速建圈强链、做强产业支撑,让核技术应用产业持续保障民生

世界核电大国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避免“一子慢而满盘落索”的窘境,加速建圈强链,做强产业支撑,让核技术应用产业持续保障民生才是走出“家门”、经受检验、大展作为的征途。十八大以来,核动力院拿出“迎难而上”的劲头,持续开展核电产品设计研发、采购与集成供货,以产业发展反哺科研技术开发,成为了国内体量最大、种类最多的核电专用产品供应单位和技术服务单位。

产业方面,以研促产,研产一体,核电设备供应和技术服务市场逐年扩大。核动力院形成了核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带动堆芯测量系统、电气贯穿件、龙鳞安全级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等20余项高附加值产品成果转化,累计产值超100亿元;打造核电4S服务商,承担国内核电站近85%的辐照监督试验任务,换料设计领域在集团内部维持垄断优势,核电站特种维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材料失效分析与评价在业内初步具备影响力,核岛维修拥有三分之一市场份额;推进成都核总公司实体化运行,明确核总公司投融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经营和公司治理四个定位,逐步以公司制为载体,探索“产业+资本”转化新模式,通过作价投资等方式,依托公司作为实施平台,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民生方面,优化布局、服务社会,核技术应用产业持续保障国民健康。核动力院先后成立了同位素研究室、医用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攻克“卡脖子”技术;首次在国内建立了碳-14干法提取工艺,碘-125制备技术水平有望国际领先;堆照医用同位素关键产品锶-89具备供货能力;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挂牌,并成立了海同同位素及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成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型核素及新型核药的研发生产;开发出钴-60远距离治疗机、后装治疗机、血液辐照机以及碳-14呼气检测仪等核医疗设备,形成了30余种核仪器设备产品,部分产品实现出口。

“拼”的状态,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动力,人才优先解决发展根本大计

新时达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为了保持良好的奋进状态,核动力院始终将深化改革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改革工作顶层设计,激发创新活力动力。深化科研院所改革,保障核动力事业健康发展源头活水。核动力院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济运行和三项制度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策划了产业大部制改革方案,建立“三保障一管理”大后勤保障体系。特别是2020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持续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了“1+4+N”改革总体框架,出台三个意见和一个方案,全面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标世界一流、“双百”行动要求和集团党组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一院两制”落地,聚焦激活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打造“哑铃型”的核动力合作创新模式。

激发人才活力,提供新平台、新手段、新机制。创新的工作归根结底是“人”的工作,2021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三个阶段目标。为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让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核动力院发布院科技人才发展方案,加快落实“四个加强、四个加快”8方面重点任务;设立人才发展基金,奖励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围绕“四项改革”“四个导向”“四个倾斜”“四个促进”升版了《院薪酬改革方案》;开展“四心党建”,履行“四优职能”,打造“四好队伍”;制定了干部交流轮岗“963215”原则,完善干部与技术人才“H型通道”,公开选拔年轻干部执行“358原则”。在干部交流力和人才激励双双加大力度的催化下,核动力院获批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核集团“人才特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新培养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创新团队等国家级人才10余人,形成院在国际核科技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初步建成世界核科技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拼”出一片未来,瞄准“一体两翼三高” 奋斗目标前行

回望过去十年,核动力院用“五个坚持”和“一个目标”作总结、开新局。坚持的,是将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核动力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遵循,让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中国核动力事业始终沿着总书记要求的发展方向;坚持的,是用产研一体为核动力事业万尺高楼打好地基,完善产业反哺科研、科研推动产业机制,形成开放融合、产研一体的发展新局面;坚持的,是用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动力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提供更多的源头创新、原始创新;坚持的,是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动力事业健康发展提供能量,实现数字化转型、市场化改革、现代化治理、国际化拓展“四化发展”;坚持的,是为了人才强国的新时代战略,把人才优先放在核动力事业长远发展根本大计的位置上,构筑起支撑核动力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

新时代新征程,核动力人“一体两翼三高”的新时代奋斗目标始终如一。目前,核动力院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石、核动力的主导者、先进核能的策源地、核技术应用的重要力量”,已经全面开启第四次创业。未来,核动力院要持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贯彻落实“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和“自强自立、求真务实、创新协同、拼搏奉献”的09精神,秉承“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院训,为院“一体两翼三高”奋斗目标和中核集团“三位一体”目标的实现持续添砖加瓦,努力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以优异成绩和昂扬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

一个十年,甚至更多个十年,核动力人将阔步向世界进发。一个个核动力人的拼搏奋斗,汇聚成浩浩汤汤的发展潮流,成就的是一个强核大国的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培训报名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