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熙是我国著名的高分子化学专家,是核化学化工事业主要奠基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德熙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为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清华专家冀中抗日,海外求学报效祖国
汪德熙,1913年生于北京,籍贯江苏灌云。他从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1929年,16岁的汪德熙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平师大附中。化学和历史是他最喜爱的两门课,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引领着他走上了化工研究的道路,并为之矢志不渝。
1931年,汪德熙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5年继续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读研深造。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处研二的汪德熙被迫辍学。1938年,他任教于国立北平中国大学化学系,后在物理学家叶企孙先生的组织下同多位知识青年离开敌占区,到达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开始了抗日生涯。
1935 年,汪德熙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
汪德熙到冀中后,在技术研究社中负责研制氯酸钾炸药。他和战友们克服物资短缺、日军封锁等重重困难,成功研制出了电雷管遥控起爆地雷。1938年9月,汪德熙和战友们研制的炸药,成功炸毁一列日军军火列车,毙伤十余名押车日军!
1938年年底,受张大煜先生邀请,汪德熙赴昆明西南联大,跟随张大煜教授从事研究工作并担任助教。1940年秋,清华大学恢复了赴美公费留学的项目,汪德熙以最高分数,考取了仅有一个名额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专业。1941年,汪德熙登上了西渡的海轮,进入了久负盛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始了为期四年半的学习。为了拿下化工博士学位,首先要通过艰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考试。他是那次考试中唯一通过的外国学生,为中国人争了光。
1946 年,汪德熙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获博士学位
1946年博士毕业后,美国有不少学校想聘请汪德熙。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人才。远在异国他乡的汪德熙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他毅然决定回国。
20 世纪 40 年代,汪德熙在美国留影
与核结缘奋斗终身,为国奉献初心如磐
如果没有当时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纸调令,汪德熙怎么也不会想到这辈子还会与核工业搭上关系,并为之奋斗终身。
1960年的冬天,时任二机部部长宋任穷询问他的意见:“国家发展核事业很需要人才,现在把你这个搞化学的调来,不知你有什么想法?”汪德熙给出的回复是“我愿意”。简单的三个字,庄重的承诺。“我是祖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从此,他和核工业其他的优秀知识分子一样,把自己与国家核事业的发展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成为了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人。
1961年,汪德熙及家人在原子能研究所留影
汪德熙在核燃料后处理萃取工艺、核武器引爆装置点火中子源研制、核试验用钋-210及其各种放射源的研制、氚的提取生产工艺、核爆炸当量的测定、核燃料的分析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并起到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
1980年11月,汪德熙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被任命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第一任科技委主任。在他的筹措下,科技委建立组织、确立工作秩序,卓有成效地完成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的论证、长远规划的审议以及成果评价等工作,在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决策中发挥了参谋作用。
培养人才事必躬亲,默默奉献甘为人梯
汪德熙非常关心人才的成长和培养。1985年,汪德熙发现核工业战线人才匮乏,他建议核工业部尽快建立培养核工业所需的高级研究人才基地。
1985年,中国科学院向汪德熙颁发从事科学工作50年荣誉奖状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1985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核工业研究生部,他被任命为研究生部主任。从设备到教师,从体制到教材,汪德熙事必躬亲,一一过问落实。
在 1986—1988 年三个学年里,汪德熙登台授课,此时的汪德熙已73岁。当时科技秘书担心他的身体,他笑呵呵地说道:“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也感到年轻。青年学生是我国科学的未来,我老了,但有责任为青年铺好路,好让他们早日起飞。”
1985 年,汪德熙重返讲台授课
2006年8月8日,汪德熙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汪德熙一生为我国化工事业和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走过战火纷飞的年代,攀爬上科学的高峰,把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国家。如果一个国家有脊梁,当是这般模样。
今天,是汪德熙诞辰109周年,让我们一起缅怀汪德熙院士。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