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父亲临终前不久写下的几句话”,中国两院院士、核工业功勋人物赵仁恺的儿子赵明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拿出两张纸条。这纸条是他在收拾父亲遗物时发现的。赵明介绍说:“写完这两张纸条后,我父亲就再也拿不动笔了。”
其中一张纸条上写着:1970年8月30日,我国自行研究设计的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提升功率试验达到满功率,各项性能指标都符合设计要求。
另外一张则写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自尊、自励、自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这两张纸条的内容浓缩了老一辈核工业人引以为傲的成就和赵仁恺践行一生的信条。
1、 “不要打扰你爸爸,他很忙的”
赵仁恺的一生可谓经历丰富,他先后在永利宁厂、化工部设计院、原子能所、二机部设计院、国防科委七院15所、第一设计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等工作。赵仁恺大学期间学习的是化工机械,毕业后首先从事的是化工设计,进入核工业后首先学习的是重水堆,然后开始从事核潜艇核动力装置,之后又从事过生产堆的设计,最后又回到核潜艇战线。按现在的话说,他总是在“跨行”,而且跨度很大。但无论是从事哪种领域,赵仁恺都干得非常出色,这与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密不可分。按赵明的说法,就是“凡是与工作相关的书,从化工、机械、核物理、材料学等等,我父亲真是啥书都看。”
在赵明的记忆里,父亲在家就是“看书和补觉”。“那个时候家里哪儿有现在的条件。我父亲就把书堆在小桌子上,或者装在箱子里。他常在屋子里自己闷头看书。我们现在还记得,父亲看书时,奶奶就叮嘱我们‘不要打扰你爸爸,他很忙的’。”赵明说:“父亲在家时不许吵闹,这是家里的规矩!”
事实上,赵仁恺将这种学习的劲头一直保持到了晚年。他直到70多岁时仍保持着晚睡晚起的习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需要利用晚上的时间看报告、看书、整理笔记,梳理新的科技信息。后来,赵仁恺学会使用计算机后,更是习惯在晚上检索外国的最新科研进展。他真正实现了对自己提出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要求。
2、 “这道题出得有问题啊”
由于工作原因和时代背景,赵仁恺长期与家人聚少离多。他与家人联络感情的手段更多是靠写信。赵明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父亲的家书经常一写就好几页,一个月至少一封,里面除了家长里短还不忘嘱托母亲和妻子注意身体,叮咛孩子别“荒废学习”。
1972年,赵明正在上高一。他回忆说:“有一天,代数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道数学题,我怎么算都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正巧赵仁恺当天在家,就亲自“上阵”给儿子辅导功课。
在抗战时期,赵仁恺就读于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在此期间,他对数学和化学就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成绩是班上的佼佼者。班上的同学们总是隔三差五地请赵仁恺解答代数、几何等问题。同学们出现争论也找赵仁恺裁决,对此他乐此不疲。赵明回忆:“到后来,我父亲的数学功底一直都还在发挥作用。”但是,经过近40分钟的复杂计算,赵仁恺给出的结论是“这道题出得有问题啊”。果然,第二天一上课,赵明的数学老师就主动承认:“不好意思啊,题出错了”。
赵仁恺随身携带的计算尺
赵仁恺长期为工作四处奔波,由于过度劳累和超强的工作压力,在九〇九基地工作期间感到心脏不适。那时他孤身一人,卧病不起,导致连吃饭都成问题。组织上经过研究,决定把赵明从北京调来照顾他。当时,赵明在基地每天负责给父亲打饭、洗衣服,叮嘱父亲吃药。后来,赵明到基地实验室当了学徒,父子两代人共同为中国的核动力事业努力工作着。
3、“方便面有味儿,好吃啊!”
在赵明的记忆里,父亲是个对物质生活没有要求的人,简单说就是“有啥吃啥,有啥穿啥”。赵明说:“我父亲像样的衣服就是夏天的白衬衣,冬天的中山装,出国的西服,有的还是专门接待首长时才舍得穿。”
在饮食上,赵仁恺从不对饭菜“做点评”,真正让他“连声赞叹”的居然是方便面。自从市场上有了方便面卖,赵仁恺就一直对其情有独钟。对此,赵明也曾觉得奇怪,还专门问父亲:“你老吃方便面干什么?”赵仁恺回答:“方便面有味儿,好吃啊!”
赵仁恺对方便面从来不挑牌子,来者不拒。不但在国内工作时候吃,甚至出国考察也要带上方便面。为此,妻子杨静溶在家中常备方便面,赵仁恺想吃就能吃到。后来,赵仁恺到北京办公后,即使有机关食堂,他还是喜欢在办公室泡方便面吃。在赵明看来,也许味道是一方面,但对父亲来说,最重要的是方便面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
此外,赵仁恺唯一的一点“爱好”恐怕就是抽烟。赵仁恺的母亲爱子心切,特别嘱咐赵明和哥哥“要给你爸爸买好烟”。当时物质条件贫乏,香烟并不能敞开供应。赵明便和哥哥想了个办法,每天轮流去家属院小卖部买香烟,一次买一两包,积少成多。每次赵仁恺出差回家,就把这些烟打包带走,或者由家人给他寄到四川去。后来由于身体状况不佳,赵仁恺在50多岁时果断把烟戒了。
4、 他俩把小屋门一关,在里面边抽烟边商量问题
赵仁恺的为人备受称道,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身边的服务人员,他都是真诚相待,从不摆架子。正因为如此,赵仁恺的好人缘儿是出了名的。
在赵明的记忆里,父亲的工作生涯中同很多核工业功勋有业务上的交集,很多人还成了赵仁恺的莫逆之交。比如原二机部副部长姜圣阶,上世纪50年代曾任当时中国最大的化肥厂——永利宁厂的副厂长兼总工程师。而赵仁恺当时在永利宁厂历任技术员、工程师、设计科科长,与姜圣阶当时就很熟络。“我家在南京时,姜伯伯就到我家串过门儿,他跟我奶奶和妈妈也都很熟。”赵明回忆说。
赵仁恺(右一)与姜圣阶访问核电厂
后来,姜圣阶和赵仁恺又相继被组织选中,投身核工业建设。1961年10月,赵仁恺参加了中国第一座生产堆的建设,兼副总工程师。在此期间,赵仁恺再次与老上级姜圣阶发生交集。赵明还清楚记得:“已在四0四厂担任领导工作的姜伯伯偶尔来我家作客,同我父亲交流业务。如果赶上饭点儿,我奶奶就下碗面给他们吃。那时物质不丰富,面条是没卤的,也就是就点儿咸菜。”
另一位给赵明留下印象的客人是彭士禄。赵仁恺和他的友情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末,在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09”工程领导小组第十二设计室共同工作的经历。后来,赵仁恺又被分配去参与其他工程,为交接工作,彭士禄也曾到赵仁恺家拜访。赵明还记得:“彭老喜欢抽烟,每次他一来,他们俩把小屋门一关,在里面边抽烟边商量问题。”
赵仁恺(左)与彭士禄(中)、黄旭华(右)参加核潜艇试验
时隔多年,当赵仁恺和彭士禄共同在九〇九基地工作时,他俩之间的友谊更显得弥足珍贵。冥冥之中,组织安排彭士禄与赵仁恺这两位一同开展工作,真是绝好的搭档。彭士禄粗中有细,赵仁恺细中求实,两人优势互补,在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研制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佳话。当时,核潜艇模式堆工地建设被造反派以“造反有理,不能以生产来压革命”的旗号扰乱施工。作为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安装调试和启动副总工程师的赵仁恺,险些被赶到农场去接受思想改造。就在赵仁恺将被赶走之际,担任基地副总工程师兼革委会代主任的彭士禄出面保了赵仁恺,说他是“又红又专”的权威,不能打倒。也正是由此,赵仁恺对彭士禄这位革命战友始终怀有敬佩和感激之情。
5、“别忘了给你父亲剃头……”
赵仁恺的妻子杨静溶比他小8岁,出身在一个大户人家。然而,由于生母早逝,杨静溶长期独自求学,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为人谦和。熟悉赵仁恺夫妇的人都知道,虽然他俩不能长相厮守,但是夫妻感情极好。
2007年,杨静溶因病入院,赵仁恺非常焦虑。当时,赵仁恺已经患上了脚踝神经疾病,每迈一步都会很疼,但是他依然骑着电动三轮车坚持每天下午去海军总医院探望妻子。家人则骑车在后面跟随。到了医院后,赵仁恺有时要与爱妻独处一个多小时。
赵仁恺夫妻
平时赵仁恺在家,杨静溶会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赵明回忆说:“我母亲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戴着氧气面罩,嘴里还艰难地发出声音,手颤抖着做出剪刀的手势。我明白她在嘱咐我:“别忘了给你父亲剃头……”
2008年10月,杨静溶去世。相濡以沫近60年的爱妻离去,给赵仁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花了很长时间才走出阴影,但精神已大不如从前。
6、嘱托后事仍不忘“保密”
临终前夕,赵仁恺已感到身体状况不尽人意,便特意将赵明叫到跟前说:“我去世后,你要把我的那些藏书一页一页地翻一遍,因为里面很可能夹着涉密的文件。”后来,赵明将父亲收藏的足足6个大书柜、约五六百本藏书,按父亲生前的嘱托一本本进行筛查,把清理出的文件进行了集中销毁。
赵仁恺参加工作后,一直有记笔记的习惯,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参加学习还是讨论,凡是看到、听到新知识、新信息,只要情况允许他就会及时记下来,想到问题也会随时记下来。经过长年累月积累,赵仁恺的笔记本多达数百本。住院之前,赵仁恺拖着病弱之躯来到自己在北京三里河的办公室,把自己认为可能含有涉密内容的笔记本提前锁进了保险柜。他还特意嘱咐自己的秘书张雅丽:“我锁进保险柜的这些本子,如果今后没有用了,一定要销毁掉啊。”后来,这些笔记本都被转交给核工业档案馆集中保管。
赵仁恺的笔记本
7、“不用抢救……简单点儿把后事办完”
赵仁恺住院前夕,赵明推着坐上轮椅上的父亲在小区里散步。谈及自己的治疗,赵仁恺平静地对儿子说:“(到那时)不用抢救,抢救也没用,简单点儿把后事办完就行了。”赵仁恺还说:“我有你们三个孩子感到很幸福……”
在临去世前一周的夜晚,在重症监护室一直昏迷的赵仁恺突然醒来,看着值守在床前的赵明,他用微弱的语气询问:“你睡觉了没有?”赵明感慨说:“在这个时候父亲还担心我没地方休息。”
赵仁恺全家福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在病榻上的赵仁恺回想起曾与他并肩战斗在中国核动力事业前线,付出了青春、心血乃至生命的成千上万的无名科研人员、工人、解放军战士……他问心无愧地对家人说:“在重大技术决策上,我没失误过,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后来,彭士禄曾这样评价赵仁恺的作用:“没有他细致入微,认真负责的工作,我也不敢拍板!”
2010年7月29日,赵仁恺与世长辞,享年87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