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我国自主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已全面完成。此前,继“华龙一号”后又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玲龙一号”示范工程(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也在去年7月正式开工。而未来,核能的角色将不止于提供电力。
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能在核能制氢、区域供热、海水淡化等多用途综合利用领域都将发挥功能,起到降碳减排、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此外,作为特大项目的核电建设资金密集、技术含量高、涉及产业多,对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7月29日,记者跟随“走进华龙一号”网评品牌活动走访海南昌江,了解核电这一清洁能源“落户”昌江之后带来的诸多改变。
昌江核电:与海南自贸港同频共振
昌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明介绍,昌江拥有一段特殊而又辉煌的海岛工业文明历史,曾经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矿石采掘加工和水泥建材等产业,但是资源终有枯竭之时,产业亟待升级转型。
近两年,昌江依托核电清洁能源基地优势,打造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探索一条符合海南自贸港产业定位的清晰转型路径,实现从“黑灰”产业向“绿色”发展。海南核电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孙云根透露,通过估算,这个产业园在2035年的规模可能将达1000亿元。
位于海南核电附近海域的白蝶贝养殖试验场
在清洁能源产业园建设的过程中,昌江县政府与海南核电共同谋划昌江清洁能源产业链构建的逻辑关系。例如,瞄准核电关联及延伸产业、光伏风电装备及组装集成、新能源电池材料、高端工业基材等行业细分领域“走出去”招商,依托核电清洁能源综合成本优势吸引一批光伏、风电、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研发制造等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落户,逐步打造绿色低碳零废园区。
尤其,在海南建设自贸港的过程当中强调了生态意识,对清洁节能环保提出了很多要求,要具有国际竞争力。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国良说,海南核电具有在清洁能源领域相对完备的人才体系和科研管理体系,目前有很多优秀的干部都和政府中涉及海南自贸港业务的工作人员保持双向的交流。在产业园内,也有很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工作在关键岗位上,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中。
一年多来,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发展实现稳步开局,一批如华润建筑垃圾消纳场、鲁电生物质发电等固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投入运行;海螺新型绿色包装、海南行者科技碳酸锂等高端装备及新材料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截至去年底,园区实现营收124亿元,增速21.48%;全口径税收超11亿元,增速22%;高企数量增幅超400%。
乡村振兴,核能之光照亮最美黎乡
记者了解到,海南核电从2019年至今,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80万元,实施了水利专项扶贫、消费扶贫、转移劳动力扶贫、产业扶贫、思想帮扶、生产及技术帮扶、结对帮扶、环境整治等8项措施。对口帮扶的乙洞村等两个帮扶点均荣获海南省脱贫攻坚战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在海南省扶贫成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获最高等级“好”。
乙洞村党群服务中心
梁明表示,核电建设以来,给昌江地区少数民族村落在文化扶贫、劳动就业等方面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仅仅是核电本地的日常需求就帮助实现了产业联动,通过市场力量的引导,带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升级。
乙洞村距离海南核电60公里,在地理位置上没有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或者基础设施的优势,是海南地区扶贫困难较大的一个村落。村委会下辖三个自然村(乙洞村、致牧村、保由村),总计420户1940人,共8个村民小组,截至2020年底已如期完成全村建档立卡户164户748人脱贫。
目前,全国52个国定贫困县中有4个由中核集团分管,李宜君就是200多个驻村书记之一。李宜君介绍,他们普惠性地给大家发芒果种苗、椰子种苗、菠萝蜜种苗、文昌鸡苗;帮助整治这里的人居环境,包括给村里修了排污沟盖板、维修了以前很多坏掉的路灯,修建了16座垃圾池……如今已在全村建设了三座广场、一个抽蓄水塔,这些硬件设施将整个村的风貌、人居环境的治理提升了很大的档次。
据悉,在乙洞村,2020年海南核电提供绿橙种苗帮扶32亩,农村高效农业转型总计476亩,约占全村耕地的20%。2021年,海南核电继续提供500余亩芒果嫁接苗,并对绿橙、菠萝蜜种植户提供补苗帮扶。李宜君介绍,在此基础上,他们帮助村民注册了电商,并在集团内推广芒果,连续两年卖出了将近5万斤。
乙洞村正在种植朝天椒的蔬菜大棚
李宜君透露,今年将会采用农业科普、村民参与和村委会带动的方式,发展200亩的朝天椒种植,用已有的蔬菜大棚进行育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