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的今天,世界为之瞩目!

2022-06-17 08:28  来源:中核集团    氢弹  两弹一星  于敏  王淦昌  邓稼先  核聚变

55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首往昔,不仅仅是要讲述一个故事,更多的是在述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在述说那份高于生命的事业,是在述说那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后来,人们把它们叫做“两弹一星”精神。


55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首往昔,不仅仅是要讲述一个故事,更多的是在述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在述说那份高于生命的事业,是在述说那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后来,人们把它们叫做“两弹一星”精神。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

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后,1965年1月,毛泽东提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所有发展核武器的国家,在原子弹试验成功以后,都力争尽快掌握氢弹技术。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而我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中国成功进行氢弹爆炸试验,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在这一惊人的成就背后,广大核工业人付出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艰辛。

氢弹与原子弹有质的差别,所需要的条件更难创造。当时国外对氢弹的技术严加保密,因而要突破它就更为困难,必须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力更生。

1965年9月,于敏等人带领科研人员前往上海,利用我国唯一一台最大容量的J50计算机,对氢弹原理做进一步的研究。

夏天的上海十分闷热,所有人都睡上下铺,一张床挨着一张床。蚊子很多,也没有空调,大家只能开着窗,不挂蚊帐根本没法睡。办公室也是四五十个人挤在一起办公。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家一起讨论、研究、计算,逐步描绘出一幅氢弹反应过程的物理图像,形成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弹设计方案。这段历史被称为上海“百日会战”。

1966年12月28日12时,在氢弹原理试验场的上空,响彻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广播声。随之,主控站发出了熟悉的倒计时播报:5、4、3、2、1,起爆!几秒钟后火球变成棕褐色,开始形成蘑菇状烟云,直冲云天,宣告着我国氢弹原理试验的成功,表明我国已掌握了氢弹设计的诀窍。

试验成功后,取样作业队的同事还来不及高兴,就要进入爆心进行取样,回收测试数据。他们身着防护服,飞身上车冲向烟云,冲向爆心,冲向各自的回收点,冒着接受大剂量照射的风险,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时间内取出照相底片!

这一次氢弹原理试验,在技术上进一步检验了氢弹的设计原理,切实掌握了热核反应充分发展下的核装置参数,确定了第一颗氢弹将采用全威力空爆试验方式进行。

1967年6月17日上午,一架银白色的轰炸机拉着白烟飞到试验场上空,载着氢弹在人们头顶上盘旋,进入第一圈飞行,进入第二圈飞行,进入第三圈飞行。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氢弹爆炸,那巨大的蘑菇云不停地在空中翻滚,越滚越大,越滚越壮丽。中国以自主创新的伟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

在这些辉煌瞬间的背后,有这样一群隐姓埋名、默默无闻数十年的科学家。“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于敏这样说。

2015年全国科技奖颁奖大会上,89岁的于敏坐在轮椅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大红证书。

此时此刻,距离于老隐姓埋名的岁月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

于敏不但参与设计了中国第一颗氢弹,而且推动了中国可控核聚变的发展。但是,他对“氢弹之父”之类的称谓并不接受。因为他认为这是凝结了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及所有“核工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1961年,于敏被通知来到钱三强办公室。钱三强直言不讳:“经院里研究决定,请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你看怎么样?”于敏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从研究原子核转向参与氢弹原理研究。从此隐姓埋名28年,他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

于敏未曾留过学,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巅峰。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这一领域,他是开创性的。”

1965年1月,二机部决定把原子能研究所这个小组调入研究院,与主战场汇合,一起突破氢弹。邓稼先任理论部主任,于敏任副主任。从此两位科学家精诚合作,一起创造了从原子弹到氢弹2年零8个月成功突破的奇迹,并结下了几十年的情谊。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除了于敏,氢弹研制团队还囊括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

王淦昌带领同志们一起研究制定了爆轰模拟试验的方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冷试验,很快解决了引爆设计的技术关键。西北核基地的试验场,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年近花甲的王老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不辞劳苦地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们一起。

邓稼先作为组织研制氢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在特种材料加工车间里,在爆轰物理实验场,在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邓稼先风尘仆仆地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工作岗位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在这个团队中,无论是老科学家,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家平等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年轻人充分发挥智慧的想象,引发科学思想的火花,一些新的物理概念,一些新的设计思想,包括氢弹的原理都是在这种讨论中取得突破的。

✦“两弹一星”精神,从金银滩发出最深沉的呼唤

在位于青海金银滩草原的221基地,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都是从221基地研制组装后运往西部试验场的。

曾有一名法国专家问钱三强:中国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进行氢弹爆炸试验?钱三强的回答是“材料准备得早,理论准备得早”。

还在原子弹和氢弹理论准备的同时,221基地已经开始建设,来自全国的数万建设者隐姓埋名,陆续走进草原,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于敏等许多闪亮的名字,从此留下了不朽的印记,和这片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那里四面高山,四季积雪不化,高寒缺氧,夏天仍要穿着棉袄。在艰难创业却又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成千上万的无名英雄,在这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共同创造了一曲不朽的“两弹一星”精神颂歌。

他们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回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的国内,为祖国核事业贡献力量。或战胜了创业初期严重物资匮乏、科研生产条件简陋、生活环境恶劣等诸多困难,隐姓埋名、以身许国,铸造了惊世伟业。是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真实的事迹,孕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1985年,国营二二一厂因氢弹技术的突破及武器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7年6月,国家作出了撤销国营221厂的决定,随后在青海海北州西海镇竖立起一座纪念碑,以此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诞生,纪念中国人民那段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伟大历程。

如今,这里已安全退役,成为红色旅游景区。曾在这里奋斗过的核工业人被安置到全国27个省份的532个县市。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二二一厂离退休职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解决离退休人员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已是耄耋之年,这些老同志带着自己的“两弹故事”,带着深入骨髓的“两弹一星”精神,依然在祖国各地发光发热。

2015年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60年来,几代核工业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推动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1月30日,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也意味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从成功自主研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到自主设计建造运营华龙一号的发展历程,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核工业人接续奋斗,不断赋予“两弹一星”精神新的内涵。

今天,“两弹一星”精神不仅凝结着老一辈核工业人的家国情怀,更是对新一代核工业人最深沉的呼唤——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今天,中国核工业已经踏上了强核强国新的伟大征程,广大核工业人用“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用实际行动回应来自金银滩草原的呼唤,奔赴到核工业各条战线上,安下心、扎下根,秉承科学家精神,深怀爱国之心,不忘报国之志,用青春奋斗和拼搏奉献传承弘扬伟大精神,不断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光辉业绩,让“两弹一星”精神永远闪耀在祖国大地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培训报名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