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这是一位科学家倾其一生对科研工作的诠释。他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也登上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他就是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带头人——王大中。
大学时代,一部关于苏联首个原子能发电站的纪录片燃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从此,王大中选择了建设核反应堆作为一生的事业。
1964年秋天,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清华大学屏蔽试验反应堆成功建成,王大中从清华大学毕业就参与其中。
1981年,46岁的“超龄学生”王大中赴德国进修。他选择了当时最前沿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方向,并很快提出了环形堆芯的新概念,将单堆功率从20万KW提高到50万KW。这一发明先后在德、美、英等国获得专利权,而他也以此成果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1985年,已是清华大学核能所所长的王大中开始主持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研究”。
王大中认为,“要善于把握技术发展方向,选好技术方案和项目目标,在目标定位上要‘跳起来摘果子’,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只能无功而返或达不到预期成果。”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在1989年建成并首次临界成功,成为世界上首座一体化自然循环水冷堆。随后,他带领团队开始10兆瓦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研发。该堆于1995年正式动工兴建,2000年建成,2003年并网发电,成为世界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
“我们就是要敢于尝试,敢于选择科技领域的无人区。”王大中参与的三个核反应堆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核能科技的发展。为人低调的他带领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团队历经几代人,勇闯核领域的“无人区”采撷硕果,将“固有安全”的核反应堆从外国人眼中的“神话”概念,变成中国人手下的“现实”杰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