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技”,股票代码:000881.SZ)在深圳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举行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公司董事长林坚,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胡冬明,总会计师谭剑锋,董事会秘书杨新春出席发布会。
林坚在致辞中表示,2021年是中广核技“改革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年”,面对内外部严峻挑战,公司克服困难,围绕A+战略,持续以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为核心,围绕“更美丽、更健康、更安全”应用领域,实现加速器与辐照、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新材料、医疗健康产业布局。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合资合作以及行业整合,在核心业务细分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99亿元,同比增长20.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1.02亿元。
林坚指出,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核技术与传统产业正在加快实现更加广泛的结合,必将给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多更美好的改变。他同时表示,中广核技将2022年定位为“抓落实年”,公司坚定A+发展战略,做优做强加速器研发制造、做深做广加速器应用场景,胸怀“国之大者”,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捍卫“两个维护”,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美好共成长,着力打造国内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品牌,为股东、员工、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胡冬明介绍公司2021年度业绩表示,中广核技是中国广核集团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平台,以“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为使命,以A+战略为引领,围绕“更美丽、更安全、更健康”实施战略布局。公司自2017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来,已实现战略到位、布局到位、组织到位,公司财务状况保持在较为健康水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加速器研发制造方面,公司持续保持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领先地位,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单灯丝电子帘加速器(120keV,10mA)已成功应用于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消杀试验验证;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不断拓展加速器应用场景,促进加速器销售,年内确认收入49台,同比增加68.97%。
在加速器应用方面,公司2021年辐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43亿元,毛利率约为3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运辐照站15个,共布局60台加速器(其中9台用于消毒灭菌),总功率达4632千瓦。电子束辐照加工能力居国内之首,辐照服务收入在国内行业名列前茅。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打造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环保产业,报告期内持续在印染废水、化工废水、制药废水、垃圾渗滤液、抗生素菌渣、医疗废水及固废等多个行业领域拓展核环保示范项目,现已具备大规模商业推广条件。此外,公司在全球率先取得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研究成果,目前正在按照最新冷链食品消毒指南开展试验验证并积极推进示范项目落地。
在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方面,公司对比利时IBA质子治疗技术“引消吸创”工作进展正常,位于四川绵阳的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进展正常。2021年,在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领域业务布局首年,便实现1台质子设备销售、1台中标。公司后续将依托已签约质子肿瘤治疗项目进一步做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自主化、国产化进程,加快补齐医疗领域短板,致力建设“健康中国”。
在新材料领域,公司积极对存量业务进行产品性能提升、应用领域拓展、配方工艺优化等,并借助于公司在电子加速器研发制造领域优势,将电子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技术相结合,研发出多款具有核技术应用特征的新材料,同时依托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广核集团在核电和新能源等清洁能源领域的优势,加大力度研发清洁能源领域新材料,实现公司产品结构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报告期内,新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05亿元,同比增长18.8%。
在科技创新方面,公司坚持“四个面向”,围绕支撑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材料改性、探测器及同位素四大关键技术,做深做广辐照、新材料、测控应用、核医学四个应用场景,重点提高系统集成和成果转化两项核心能力,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新获授权专利100项、累计达725项,新增标准编制21项、累计达96项;新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3项,外部科研经费创历史新高;已有7家下属公司(含托管企业)获国家及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达胜公司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胡冬明表示,2022年公司将围绕“抓落实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国资委“两利四率”考核要求,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抓好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做强做优做大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
会议还进行了电话问答互动,就投资者关心的公司经营发展问题进行了解答。来自国信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国海证券、平安银行、赛硕基金、信德资产、华融海外等机构的券商分析师和投资人,以及中国证券报等媒体记者共2000多人次实时观看了网络直播。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