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清华大学生在262的几十年

2022-04-25 13:50  来源:中国核工业    胡树植  辐射检测  西安核仪器厂  核工业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决定发展原子能工业。同时,国家也开始在清华、北大等高校筹建相关的专业科系。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决定发展原子能工业。同时,国家也开始在清华、北大等高校筹建相关的专业科系。我就是第一批被清华工物系录取的江苏考生。当年高考时我觉得国家要大搞建设,与埋头研究理论相比,做工程更为国家所急需,所以把第一志愿从北大物理系改成了清华的工程物理系。

1、看到大雁塔,到了西安 

1963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核仪器厂(261厂)从事核探测技术的科研及生产工作。1969年为适应形势需要,在原来西安机器制造学校的地址上建立新的西安核仪器厂(262厂)。那年秋末初冬的一天,我从北京来到西安,走出小巧精致的火车站,坐上厂里接人的卡车,一路向南,出了和平门,就是房屋和农田交错的郊野景象,突然发现,那久慕盛名的大雁塔兀然直立在远处的路中央,我这才真切地感受到“到了西安”。那年我28岁。

2 、立志研制出“老刀牌”产品

当时来西安的任务是建立仪器厂,我从化工车间的一名技术员做起,虽然物质生活条件艰苦,科研生产设备严重缺乏,但全厂提出完成千台万元目标,大家都鼓足干劲,积极完成各项科研生产任务。时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容铁华说:要在厂里立足的技术人员,必须是研制出“老刀牌”产品(即性能先进、质量稳定、名声响亮的名牌产品)或者完成重大工程项目的人。在他的带动下,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骨干,262厂在上世纪70年代就研制出自主国产系列产品,有力支撑了随后几十年间内的蓬勃发展。

我自己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成长起来的。在北京261厂工作期间,我曾到河南安阳接受锻炼,和那里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亲眼目睹了中国农村的贫困。房东家里吃饭折两根树枝就当筷子用。村里孩子都因营养不良,看上去比实际年岁要小好很多。我也去过安阳林县参加劳动,看到当地的农民战天斗地,用最原始的工具修成号称“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更让我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到了262厂就想多干点活儿。

3、解决了老产品的新问题,在各地医院广泛使用

我很快被从化工车间调至仪器设计室。那时医院的X射线剂量没有定量数据,可能导致放射科医生职业损伤,影响医生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肠胃透视,很多年轻医生望而生畏。我带领科研团队对我厂原先生产的仿苏老产品FJ-311伽玛辐射仪进行改进设计,设计出当时国内首创的FJ-365xr剂量仪,解决了老产品的问题,在各地医院被广泛应用。

在研制中,我逐渐明白了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解决人们的需求,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途径,建设祖国的最好行动。


产品成果鉴定会

4、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火灾报警器,全国市场占有率90%以上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国家政策调整,企业要求自负盈亏,对我们这些国企员工带来很大的冲击:没有了铁饭碗,企业如何生存?

在容铁华领导下,依靠262厂电离室的核心技术,我们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火灾报警器,并负责撰写行业标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262的火灾报警系列产品不断完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262厂成为中国火灾报警产品的“老母鸡”和“孵化器”,为中国消防报警行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巴原委会主席参观火警产品

5、成功研制出核电站的辐射监测设备 

80年代初,我有幸得到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兹实验室做访问学者进修的机会。

第一次走出国门,虽然学习生活很艰苦,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看到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深刻体会到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感受到国家和民族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1983年回国后,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决心把国产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仪造出来。当年进口一台这样的仪器最少要5万美元,有的甚至要15万美元。在外汇紧缺的改革开放初期,要出口多少农副产品才能换回一台仪器?我们和上海核子所、北京水泥研究院、丹东X光管厂以及清华大学工物系合作,历时4年,终于造出我国第一台X光管激发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仪。


1989年10月,省技术监督局来访

从1985年开始,我主持厂里技术工作,除继续发展火灾报警产品及核医学产品外,我们又开展了工业应用核仪器的研制。随着每年都有多种新产品问世,262厂业务蒸蒸日上,经济效益增长很快。在开发公共产品的同时,我们也更加重视核心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进一步完善。从1985年开始,我们组织力量开展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的辐射监测系统的研制开发,一大批科研人员全力以赴、日夜奋战,终于在1990年成功为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设计的核电站交付了成套辐射监测设备,为我国核电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6、在IAEA举办的培训班里担任教师和班主任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带领全厂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和合作,如和清华大学在核技术应用方面,和西北工业大学在火灾报警产品上,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同时,为给262厂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机会,我们和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家的知名企业在火灾安防产品、辐射测量产品、核医学产品等领域开展合作,并成立了多家合资公司。与美国霍尼韦尔集团合资组建的西安盛赛尔电子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火灾探测器生产商,这也成为262厂对外合作的最成功典范。

我还担任了联合国原子能机构(IAEA)对发展中国家举办的“高级核电子学培训班”班主任和教师的职务,被原子能机构教育处评为该班自开办以来数十年举办最好的一次,很好地完成了并后续三届培训班的任务。这不仅为262厂培训了多名技术骨干,也为亚非拉多个国家培养了60多位了解西安和262厂的年轻外国朋友。


联合国原子能机构高级核电子学培训班结业典礼

由于培训班的成功,262厂的成就和影响力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朋友、政府官员、有关公司纷纷来参观交流。如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智利能源部长、法国CEA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夫妇、联合国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以及机构多位官员,还有独联体多家企业的厂长代表团等等。

7、当年的大雁塔,已成5A景区,262厂也迎来新生 

回想起当年到西安,每天早上晨练,起床后出外跑步,一直跑到大雁塔北墙外再跑回来。那时北墙外只有2户人家,现在的大雁塔已是5A级景区,北广场的音乐喷泉远远超过美国拉斯维加斯凯撒饭店门前著名的大音乐喷泉。南广场连接的不夜城,东边的大唐芙蓉园、南湖,都是在原来的田野上建立起来的。同样,几十年前满目疮痍的西安机器制造学校,现在已发展成我国核电站测量仪器生产基地,它凝聚着我们这一代以及随后几代262人的汗水和辛劳。262厂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很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不说空话,埋头苦干。这种实干的精神,造就了一个个项目、产品的问世和成功。

2001年初,我退休了。“耄耋”门前,回顾人生,清华园是我启蒙之地;在和同事们一起为262厂奋斗的几十年,我从一个毛头小伙子逐渐成熟、成长,这里见证了我的探索、历练和自我完善的艰难历程。262厂就是哺育我成长的母亲。虽然退休后受聘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又开展了四年科研工作,没有再涉足辐射检测仪器,但每次回西安都能听到262厂在核电站工程中的巨大进步,我从心里为新一代262人的成就而欢欣鼓舞。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培训报名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

中广核

 


 

上海赛华

 


 

徐工集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