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竞争力离不开产业合力

2022-03-09 09:48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三代核电  国和一号  双碳目标  核能供热  核能制氢  山东核电站

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势不可挡,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提升竞争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成为核能产业链的全新命题,产业链必须研发出更安全的技术、建造更经济的工程、打造最绿色的项目、实现最优化的“核能+”组合。


近日在上海成立的“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不禁让笔者想起了10年前在杭州参加“首届三代核电AP/CAP合格供应商年会”的场景。由衷感慨时光流逝间,中国核电产业链尤其是装备制造业10年来的艰辛与不易。

作为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国和一号”大型先进压水堆承担着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攻坚的任务,是我国核能产业升级的里程碑式大项目、大工程。国家电投2月28日发布的信息显示,自2008年启动“国和一号”研发工作以来,600余家单位、31000余名技术人员参与研发、建设,历时12年科研攻关,“国和一号”整体国产化率超过90%,产业链体系已具雏形,位于山东荣成的示范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刚刚成立的“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也提出明确目标:2023年全面实现100%设备国产化能力,2025年建成“技术上最先进最安全、装备上完全自主可控、经济上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三代核电产业链。

回望2011年,彼时的国家核电与国内核电及相关产业的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及运行服务单位开展技术分许可工作,旨在培育完整、配套的三代核电产业体系。2012年2月28日,国家核电在杭州召开“首届三代核电AP/CAP合格供应商年会”,会场座无虚席,讨论热烈,而当台下专家提出为何制造企业“样件做得好,一批量化就完蛋”的问题时,会场顿时安静下来。这是一个让在场的业主、行业机构和供应商难以绕过的现实话题——三代核电的材料、装备正处于从做展品到出产品的攻坚期,制造企业的技术和工艺还不过关,国产化非常艰难。

确实,当时包括三代核电主管道在内的很多关键设备刚刚开始技转工作,国产化刚刚起步,研发和制造中出现了造价不菲的“废品”,制造厂掏了不少“学费”。时任中国一重副总裁的王宝忠坦言,中国一重承担的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核电锻件制造中曾出现过不合格、废品率高等问题。另外,承担AP1000依托项目结构和设备模块生产的山东核电设备公司也表示现场曾遇到过模块组装不合格的情况。

之后的采访环节,包括中国一重、中国二重、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等主力制造企业,以及久立特材,江苏银环、上上电缆、上海阿波罗等众多材料和设备供应商悉数到场。企业和媒体互动最热的话题,依然是如何加快设备国产化。

过去10年来,核电产业有起有伏,产业链一度面临项目少、订单少、业务少、人才流失等问题,但大部分企业选择了在困顿中保全核电产业设计研发、设备制造等能力,为当下和未来核能产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住了“底盘”。

眼下,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势不可挡,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提升竞争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成为核能产业链的全新命题,产业链必须研发出更安全的技术、建造更经济的工程、打造最绿色的项目、实现最优化的“核能+”组合。而从发电到供热、供汽、制氢,从大堆集中供能到小堆分布式供能,核能综合利用产业的未来还需要打破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关起门来搞研发、优质资源无法统筹协调的诸多掣肘,真正抱团形成合力,强根基、补短板,通过融合协同健体升级、焕发活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培训报名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