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 年度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揭晓,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水下激光密封焊接在线修复装置”从2111项上报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水下激光密封焊接在线修复装置
主要完成人: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工程设备所水下激光焊接研究团队
国内首次、申报6项专利(4项已取得授权)
继今年上半年获得国家电投集团公司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后,公司工程设备所水下激光焊接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再次获得肯定。
乏燃料水池是核电站用于暂存核废料(乏燃料)的主要设施。该设施是以不锈钢材料为主的大型金属结构,制造和安装过程大量采用焊接技术。这些焊缝在核电站整个运行周期中始终处于带水和高辐射环境中,随着核电站运行时间的增长,面对辐照、承载等恶劣工况,如果出现一些局部腐蚀、损伤及破坏,将对核电站的运行造成安全隐患,需要与之配套的检修技术予以保障。
公司技术团队从2018年10月起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调研以及设计研究。那时,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水下检修技术还是空白。
团队一方面“走出去”,针对国内外民用先进水下维修技术进行广泛调研,探寻其在核电站的适用性。另一方面采取“引进来”,通过调研、分析,技术探讨,结合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将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与核电检修技术相结合。同时,结合工程小型化、便于放射性区域的需求,团队通过多轮水下试验,经过不断摸索优化,最终于2020年11月形成水下激光密封焊接修复装置的创新设计方案。
这套装置由水下激光焊接-视觉-送丝一体化设备、移动气罩、水下移动定位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能够创造动态微区干式环境,实现乏燃料水池局部干法焊接修复,具有能量密度高、热输入小等特点,还能够进行远程自动化操作,一次焊接修复长度超过200毫米。
据悉,该装置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乏燃料水池底板的修复,经适当改进,还可全面推广应用至海洋平台、船舶等行业的维修检修。
岁末年终,喜报不断,振奋人心。
机制创新重构了公司科技管理流程,激活了生产力,激发了创造力。2021年,公司科技成果获奖的数量和质量均创10年来最好成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