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60 年代,一九四所(原属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开始快堆研究。研究重点放在物理、热工、结构材料、钠工艺、小型设备等专业。至 1987 年,总共建成 12 台小型钠回路和实验装置,其中包括 1970 年周恩来总理亲自调用的高浓缩铀建成的快中子零功率装置。
1971 年 12 月,一九四所搬迁到四川核动力工程研究基地,成立了快堆研究所。但由于条件所限,工作难以开展,科研队伍不稳。1986 年,核工业部决定,将与快堆研究有关的人员、设备、仪器和资料迁回北京,在中国原子能院堆工所成立快堆研究室。1987 年制订了(快堆“七五”发展计划 》,得到核工业部支持。这些措施,为快堆科研恢复和“ 863 ” 计划快堆项目起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 863 ”计划含 7 个领域,其中能源领域由国家计委领导实施。在能源领域和反应堆主题中,要在快中子堆、高温气冷堆、核聚变一裂变混合堆三种堆型中,选取一个既能发电又能增殖核燃料的堆型予以发展,即所谓“三选一”。由于快堆能够增殖核燃料,大幅度提高核燃料利用率,在科学、工程、经济和安全等方面都具有现实可行性,其对我国核能利用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87 年 2 月,能源领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成立。清华大学王大中任首席专家,七名委员中有中国原子能院孙祖训、陈叔平。1990 年,第一届专家委员会,根据“三选一”要求,明确能源领域以快堆为重点的方针。同年 10 月,中国原子能院举行“快堆研究中心”工程奠基典礼。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为“快堆研究中心”工程奠基揭幕。中核总总经理蒋心雄、国家科委副主任兼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周平、能源部副部长陆佑楣、中核总副总经理黄齐陶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和王淦昌等专家学者参加奠基典礼,这标志着快堆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启动。1992 年 3 月,国务院批准建设一座热功率 65 兆瓦、电功率 20 兆瓦的实验快堆。1995 年 12 月 29 日,国家计委、国家科委批准中国实验快堆立项。所需经费在国务院领导李鹏、朱镕基、邹家华、吴邦国、宋健等关心支持下,得到解决。1998 年 10 月 22 日,中国实验快堆主厂房开挖。12 月科技部向国务院呈报《关于“ 863 ”计划快中子实验堆工程有关情况的报告》。邹家华副委员长、李岚清、吴邦国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同意科技部关于做好快堆工作的意见。吴邦国在相关信函上批示“请积斌、华祝同志研究,已经定下来的事是否就不要再变了”(注:积斌指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华祝指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2000 年 5 月,中国实验快堆初步安全分析报告获得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并颁发建造许可证。2000 年 5 月 30 日,中国实验快堆浇筑第一罐混凝土。2002 年 8 月 10 日,堆本体开始安装;2010 年 7 月 21 日首次实现临界;2011 年 7 月 21 日并网发电;2012 年 10 月 31 日通过科技部验收;2014 年 12 月 18 日首次实现满功率稳定运行 72 小时。
实验快堆设施平台可考验示范快堆燃料、材料、设备及仪表,是我国开展先进核燃料循环技术研发的重大设施,还可开展其他类型反应堆燃料、材料辐照考验及同位素生产,服务于先进反应堆开发、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为我国建成工业规模闭式核燃料循环系统奠定基础。徐銤是中国实验快堆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坚持快堆研究 50 余年,提出了我国快堆技术“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了实验快堆跨越发展的中国模式,为中国核电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