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核电企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2021-12-07 14:48  来源:电联新媒    双碳目标  能源革命  碳中和  碳排放  核能发电  核能利用

截至2020年底,全球在役核电总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发电占比10.4%。通过对全球核电的分析可以看出,核电发电量占比在每个国家情况不太一样,世界平均水平10.4%,排名第一的法国占比70%,中国只有4.78%,中国核电发电量占比远低于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提出,为推动气候环境治理和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道路方向,意味着我国将更加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引导民众低碳消费和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将引领全球在“后疫情时代”实现绿色、低碳复苏,对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表明,核能是世界发达经济体最大的低碳能源选项,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核能贡献了一半的低碳电力,帮助全球降低了二氧化碳的长期排放增速,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碳达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推进能源革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也同样离不开核能。

截至2020年底,全球在役核电总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发电占比10.4%。通过对全球核电的分析可以看出,核电发电量占比在每个国家情况不太一样,世界平均水平10.4%,排名第一的法国占比70%,中国只有4.78%,中国核电发电量占比远低于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核电发展在近些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核电的起步和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在运机组48台,排名世界第三;在建11台,排名世界第一。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用“积极”的字眼来形容核电发展工作安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也提出:到2030年,能源技术水平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入世界能源技术强国行列。《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了实施非化石能源跨越发展行动。

核电企业发展方向

我们对核能中长期发展趋势有这么几个基本判断,一是国家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将核电作为碳达峰主力能源发展,核能利用在我国能源体系中战略地位愈加明显;二是核能技术创新在核大国间竞争全面加剧,加快核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是发展必由之路;三是市场多元化需求推动核能技术多用途推广;四是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可带动多个产业发展,新技术与传统工业融合成为促进核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五是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已赢得良好口碑,核能“走出去”仍有市场空间。

在发展方向方面,我国核电战略目标是致力于成长为世界核电运营管理的领跑者。具体目标是到2050年我国核电建设成为核电管理、体系、标准、产品和人才的重要输出地,成为世界核电运营管理的领跑者。

核电企业发展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

经过分析研判,我国核电企业普遍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为迎接挑战,必须制定相应的策略。

面临市场化电量规模扩大、电价持续下行的双重挑战

中国经济和电力供求关系进入了新常态,竞价上网、限制上网电量等措施的实施,使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降低了核电利用水平,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2020 年全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7089 小时,设备平均利用率81.14%,红沿河、昌江、防城港等核电机组设备利用率较低,部分机组设备利用率低于70%。2020 年核电设备利用小时为7184 小时,同比提高95 小时。核电与其他形式电源在电力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电量比例逐步上升。部分核电企业2020 年市场电量为20%左右,个别省份(福建)接近50%。核电交易电价既低于核电标杆电价,也低于煤电标杆电价,企业盈利能力下降。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各核电厂参与市场化电量的份额逐年增加。市场化电量的平均交易电价减少约5~8分/千瓦时。

应对措施:

一是组织购售电合同谈判,保持基础电量消纳规模最大化;二是稳定市场化电价;三是主动争取部分直接交易电量参与售电市场交易,寻求更优的交易价格。

核电发展面临公众接受度挑战

公众担忧、恐核心理是核电发展的制约因素,福岛核事故的发生,极大地刺激了公众的恐核心理,核电“邻避效应”日益凸显。2015 年8 月,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做的2600 余份有效调查问卷中,60%的受众表示未被告知核电的安全性。在受访的人群中,表示支持核电发展的人并不希望核电站建在自己家门口。近年发生的广东江门“反核燃料厂事件”、江苏连云港“反核废料事件”等说明民用核设施的“邻避效应”依然严峻。公众对核电的理解及支持已经成为核电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

应对措施:

一方面积极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提升公众认知和认同,营造与周边公众良性互动的氛围;另一方面是与地方共同建设“零碳未来城”,打造“零碳能源、绿色发展”国家级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压力巨大,核电多元化发展需求增加

能源领域碳排放是全球碳排放的主力,推动能源体系革命性变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低碳转型,是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目前到碳达峰只有不到10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也只有30年,时间紧、压力大,“十四五”必须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保障碳达峰及后续的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十四五”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这期间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压力巨大,核电作为碳达峰到碳中和主要能源之一,多元化发展压力巨大。

应对措施:

一是推进屋顶光伏和光伏车棚等非核清洁能源建设;二是积极开展核能供热/供冷/供汽、制压缩空气、制氢等核能多用途利用;三是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稳步开拓国内外核电行业增量市场。

核电人才竞争激烈,人才引进培养需多元创新

目前,除中核、中广核之外,国内五大发电集团或多或少涉足核电产业,其中,国家电投相对靠前,拥有了自己的三代非能动系列技术,华能控股建设了高温堆,大唐、华电、国家能源集团也参股投资了不少核电项目。可以说,五大发电集团对核电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华能、大唐、华电、国家能源集团经十几年的努力,开发了不少核电厂址,但是目前国内核电专业人才数量有限,集中在几家早期核电基地,未来核电人才竞争激烈。

应对措施:

一是实施年轻人才引进计划,拓宽年轻人才储备渠道,完善相应机制,二是设置“优才通道”、建立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采用多种形式,加速中青年人才培养。

贸易战和单边主义导致部分关键设备进口困难

2020年度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当前,全球经贸摩擦形势严峻,大国竞争呈现扩大趋势,我国企业已经成为被制裁的焦点。核电企业一些关键设备过去依赖进口,短期内很难改变。

应对措施:

一是开展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同时联合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二是围绕“卡脖子”问题,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开展重大科研攻关。

核电企业未来升级方向

未来我国核电企业间竞争会更加激烈,核电传统经营模式将面临极大挑战,未来核电企业需要在三个方面不断升级。

一是核电企业在“十三五”的基础上,赋予“核电发展”新的内涵,更好地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推动数字型管理建设,抢占智慧核电的高地。调动一切内外部资源,推动核电新厂址开发,推动建设“零碳城市”。

二是以数字化转型助力实现核电管理世界领先。通过“数据贯通、数据标准化治理、数字电厂建设”,扎实推进建设智慧文档利用平台,实现“最多点一次”,实现数字备件,将可预知备件的需求从源头进行精细化管控,实现“谁购买谁锁定”,实现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电厂仓库、无人仓库配送柜和配送三者有机结合,实现由传统的“上门领用”向“配送上门”转变。

三是升级产业,以多元发展助力公司发展。推进核能供暖示范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多个项目实现正式供暖;推动厂区光伏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多个核电基地厂区现有资源的开发;提出能源综合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设想,开展“5G+综合智慧能源管理”项目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培训报名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