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能源成人礼:见证高温气冷堆成长 书写新时代核工业奋斗故事

2021-11-10 09:33  来源:中核集团    中核能源  高温气冷堆  双碳目标

9月12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实现临界,这意味着它已闯过最关键一关,将向着年内并网发电目标再度迈进。


9月12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实现临界,这意味着它已闯过最关键一关,将向着年内并网发电目标再度迈进。

高温气冷堆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新技术。中核集团作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参与方,从EPC总承包、燃料元件制造、工程建设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通过中核能源与清华大学不断深化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推动核能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之路。

从2003年中核能源成立,2012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浇灌第一罐混凝土到如今,中核能源走过了18载漫漫征途,迎来了属于它的成人礼。

成年,这不仅意味着成熟,更意味着责任。未来它将在这个时代,肩负起使命担当,为核工业新时代的奋斗征程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磅礴力量。

起源:校企合作为高温气冷堆注入灵魂

高温气冷堆是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统特征的先进堆型,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它可以提供“氢汽水热电”零碳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和“三新一高”战略目标。同时,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性,不会熔毁、零灾难、不需厂外应急。

这些优势让它注定将闪耀世界,造福人类,但同时,作为世界核能技术最前沿,其示范工程是全球首堆,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供借鉴,这也就意味着研发过程中需要突破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不仅创新程度高、技术跨度大,更具有投资规模大、创新时间长、成果回报慢等特点,这些特点给攻关过程带来的困难也就不言而喻。

2003年,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分别作为该项技术的工程实施主体和技术源头,共同出资组建中核能源,作为承担高温气冷堆技术成果转化的企业主体,联合开展高温气冷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在组建的初期,公司走过了一段非常艰辛的路程,中核能源和清华大学各自拥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以及完全不同的价值评价体系,难以避免的碰撞和冲突,这是校企合作所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中核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华指出。

如何能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平衡双方利益,做到互相信任,共同完成这一项艰巨的国家任务,也成为了此次校企合作探索的重要议题。如今随着高温气冷堆项目的临界,中核能源交出了一份关于产学研用结合的高分答卷。

面对文化冲突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能让大家拧成一股绳,为同一个目标奋斗?中核能源党委、清华大学核研院党委联合产学研各方党组织发起“党建促专项”活动,通过构建跨产业链、跨单位的大党建协同工作体系,发挥党的建设强大组织力作用,引领高温气冷堆重大专项各参研、参建单位提高站位,从单一的市场经济行为,统一到实现国家意志的重大专项任务中来。大家有了共同奋斗的目标,一切以保证高温气冷堆项目能更好、更快完成为前提,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合作的协同效率和质量,加快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速度和效能。

“对校企合作项目来说,思想上的统一还远远不够,强劲的研发力量整合与协同能力更是至关重要。”张国华说。中核能源党委和清华大学核研院党委共同推动设计研发联合攻关,组建联合设计机构,从技术源头融合,打造了一支综合、协调、高效的设计团队,通过同抓共管,减少沟通障碍,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当主设备关键材料遭遇国内制造工艺瓶颈时,组织多家单位联合组建党员联合采购团队,从基础材料性能开始研究,有力促进了主设备的后续制造进度,有效提升了首台套设备研制的技术攻关效率。

从思想到实际工作中,中核能源和清华大学核研院形成了一套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双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尊重,打造成为了校企合作的标杆典范。

成长:用青春与坚守托起国之重器

作为全球首堆,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从反应堆研发到系统集成,从关键设备研制到装备制造,从工程建造到系统调试,从原材料采购到核燃料制备等产业配套,都要中核能源人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创新之路。面对种种困难,中核能源深知其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就在于是否拥有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满足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在中核能源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整个青春哺育了一个项目,十年就做了一件事,面对有限的条件和巨大的压力,他们不曾后退,“其实没想那么多,只是因为热爱!”是他们的心声。

汪垠就是其中的一个,从2010年开始他负责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蒸汽发生器设备项目管理工作,到2019年,两台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吊装,他用十年青春,见证了两台核心设备的成功交付。

2008年7月,刚满22岁的汪垠从清华大学毕业,来到了中核能源。工作不满两年后,由于他出众的工作能力,公司选用他负责蒸汽发生器设备项目管理工作。蒸汽发生器是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整体结构非常复杂,对原材料及制造工艺的要求极高,而它的质量、进度,直接关系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成本与安全。

十年间,他在蒸汽发生器及其相关原材料及部件的制造厂之间来回穿梭、蹲守,解决一个又一个棘手难题。面对望不到头的研发制造过程,汪垠也曾无数次自问:“我还要继续坚持么?”但最终凭着对核事业的热爱、一份无法放下的责任,和不知何时早已刻在心底的核工业精神,最终顺利完成任务。汪垠自己也从懵懂的新人,成长为更专业、更沉稳、更有担当的项目骨干与中流砥柱。

不止蒸汽发生器,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核岛包含了15000多台套设备,其中,2200多台套是首次在工程实践中应用,660多台套设备属于创新型设备。这一串数字是由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奋斗者组成的,他们构建了完整的四代核电高温堆产业链、供货链体系,实现了所有设备自主可控供货。

关于成长的故事,在中核能源并不少见。刘金红2004年加入了中核能源,从一名普通的项目管理人员做起,十几年来,他扎根一线,坚持严实修身、忘我奉献、务实创新。成长的过程中,有苦有涩,有对困难的畏惧,更有对家人的亏欠,但始终激励他不断前进的是梦想的动力:亲历高温气冷堆科技创新的过程,见证高温气冷堆产业化成功的时刻,最终一步步成长为统管整个项目团队的部门负责人。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的背后,是一群人的青春与岁月,是数不清的日日夜夜,是办公楼里的灯火通明,是项目现场的披星戴月,他们无声诠释着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的丰富内涵。

未来:为“双碳”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低碳、高效的清洁能源,核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选项,将在未来能源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性、温度参数高、系统简单、用途广泛等特点,在“氢、汽、水、热、电”等核能综合利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应用于高温工艺热应用、退役火电替代、海水淡化、核能制氢、绿色冶金等众多领域,在创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同时实现多产业大规模减碳,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

未来,中核能源将与清华大学一道通力合作、创新研发,让高温气冷堆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以实现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持续保持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如今,中核能源已步入第18个年头,一次次的不断完善、突出重围,中核能源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成长之路,中核能源人用奋斗的青春,见证、呵护高温气冷堆技术的成长。前方的道路一定不会一帆风顺,但中核能源人相信,曾经的付出,都将得到回报,高温气冷堆技术将不负国家和时代赋予的使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培训报名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