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捷克正在就杜库凡尼两座新核电机组的建设开展招标活动。在此期间,为了解本国的核电建设能力,捷克工业和贸易部与六家候选工程总承包(EPC)供应商进行了交流。新发布的报告主要基于此次交流。
一方面,报告中指出,至少50%的捷克核电机组建设工作可实现本土化,本土化率最高可达70%至75%。高本土化率源于捷克企业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建设了杜库凡尼和泰梅林核电厂,并深入参与斯洛伐克的莫霍夫采和博胡尼斯核电厂建设。报告称,在捷斯两国的这些核电建设项目中,捷克企业提供了汽轮机、电路部分以及核岛的绝大多数设备和关键部件。例如泰梅林1号和2号核电机组约90%的设备和部件由捷克企业提供。
另一方面,报告强调,核电建设将为捷克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报告表示:预计“在投资高峰期,GDP平均增速将达0.67%,最高增速可达0.9%。从长远来看,核电建设项目将使捷克GDP增加0.21%,即核电机组运行期间每年可创造2426亿克朗(112亿美元)的GDP。此外,两座新机组在建设阶段将提供近22万个工作岗位,在运营期间提供4720个固定工作岗位。
为最大限度的获得经济效益,该报告在评估核电行业的建设能力和战略价值之后,提出捷克应在研发以及海外市场开拓和贸易交流等方面向核能行业提供全面支持,推动核能出口。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 李晨曦 编译 伍浩松 审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