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湾核电: 续写中俄核能合作新篇 吹响“十四五”奋斗新征程号角

2021-05-20 09:55  来源:新华日报    十四五核电  田湾核电站  江苏核电站

5月19日,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在田湾核电站举行7、8号机组开工仪式,中俄两国元首共同见证4台VVER项目开工。这标志着田湾核电站四期工程伴着“十四五”开局的东风正式拉开建设大幕。


田湾核电: 续写中俄核能合作新篇 吹响“十四五”奋斗新征程号角

——写在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正式开工之际





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样的背景下,核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时期,江苏核电将打造世界一流核能多堆型产业集群。

5月19日,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在田湾核电站举行7、8号机组开工仪式,中俄两国元首共同见证4台VVER项目开工。这标志着田湾核电站四期工程伴着“十四五”开局的东风正式拉开建设大幕。

今年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20周年,田湾核电站作为中俄核能合作的典范项目、中俄两国核能合作最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7、8号机组开工对于继续全面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带动我省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自2018年12月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按期全面投产,到5号机组于2020年9月具备商运条件,到今年4月16日6号机组首次装料作业圆满完成,再到如今7、8号机组开工,田湾核电站在成为大型核电基地之路上不断迎来里程碑节点。3年来,田湾人坚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始终强化提升执行力,心无旁骛抓落实,不断为“田湾精神”增添新内涵,书写“田湾样板”新篇章。

本报记者近日走进田湾核电站,采访各级管理者和各路建设人员,以记录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背后的故事。

“必须建成世界最好的三代核电机组”

作为一个“老田湾人”,江苏核电总经理张毅对田湾核电站各机组性能如数家珍。他表示,“7、8号这两台机组具备三代核电技术特征,意味着中国三代核电家族又添新成员,将为中国核电技术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在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前提下,7、8号机组尽可能拓宽国内企业参与度,这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提供一个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为未来‘走出去’打下基础。”

7、8号机组参考电站为俄罗斯列宁格勒核电站二期工程,采用与俄方合作的VVER-1200(AES-2006)堆型,单机容量126.5万千瓦。该堆型的设计思路与欧洲先进压水堆核电机型EPR相同,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并投产的三代核电机组之一。目前,全球已有21台核电机组采用VVER-1200技术,3台已商运,7台在建。张毅表示,“该堆型是世界上最早投入运行的三代核电,这也意味着该堆型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运行经验。7、8号机组投运后,各项指标必须成为世界上三代核电机组中最好的。”

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俄罗斯作为世界核电强国,在核材料、核安全保障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VVER-1200在安全方面进行设计优化。除具备抵抗商用飞机撞击能力外,相较于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在原有双层安全壳、四通道安全系统基础上又增加安全壳非能动和蒸汽发生器非能动热量导出的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机组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其安全性满足国际三代核电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VVER-1200还首次运用可更换的安全壳预应力系统,这在国内核电机组中尚属首家。

在经济性方面,VVER-1200通过优化反应堆厂房设计,换料周期延长12-18个月,提升机组可利用率80%-90%。江苏核电副总经理张雄介绍,在建造成本方面,一方面通过中方谈判团队卓有成效的努力,另一方面通过田湾和徐大堡两个项目的设计拷贝因素和设备批量采购,实现两个项目框架合同比最初报价分别降低21.71%、22.88%;燃料合同比最初报价降低17.76%,达到俄供核燃料历史最优价格。

中方通过对两个项目共4台VVER机组进行批量化采购、设计、监督和设备监造,最大程度地发挥规模化效益。在主仪控招标采购和实施方面,江苏核电首次应用国际招标星号条款手段充分发挥批量化采购优势,实现达成保护业主核心关切的利益条款。与3号、4号机组原供方的报价相比,两个项目共节约15.56亿元。

对于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俄方将对电站核岛设计负技术责任,并负责核岛与常规岛之间的接口。同时,俄方还负责反应堆一环路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等主要设备供货。从事核电行业20多年的江苏核电设计管理处处长韦松余说:“事实上,经历过田湾核电三期工程的连续建设锤炼后,中方已对俄方设计具备‘独自思考’能力,由最初的被动全盘接受,变为有方向性地引导俄方设计,提出设计优化要求。”仅对厂房布置优化及子项合并修改就有几十项。比如,消防泵房合并设置、废物厂房集中设置、厂房布置优化、地下水收集优化等,大大降低建造和运维成本。

本着管理关口前移的原则,中方将持续加强驻俄设计监督力量,深度介入俄方设计过程,做好问题沟通和协调,严把文件验收环节,尽可能杜绝设计文件中出现大的设计缺陷。

“多轮谈判实现中方利益最大化”

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两个项目曾被中俄两国元首多次关注,充分体现了双方领导人对中俄迄今最大核能合作项目的高度重视,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自2017年7月以来,由中核苏能牵头,中国原子能、辽宁核电等单位共同参与,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开展了系列商务谈判。

江苏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兆华曾参与田湾核电站早期筹备,也经历过1、2号机组对俄谈判全过程。他说,相较于20年前那些“老对手”,如今俄方谈判代表可以简单概括为“三化”,即年轻化、专业化、法律化。“鉴于本次合作对于俄方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他们专门组建精干团队。俄方团队长期专门从事国际项目谈判,经验丰富,特别是配备大量的专业律师和商务人员。”

根据俄方团队特点,中方采取系列针对性措施。中方谈判团队吸收各单位的优秀技术、商务人员,并建立高效谈判组织机构及协调、决策机制。谈判中,中方各单位“互相通气”,充分利用专业广度及各专业良好融合的优势。自2016年12月开始,中方还根据田湾核电站1-4号机组对俄合作经验反馈,组织多次集中讨论,制定价格谈判策略并准确预判俄方底线,经法律团队审查后形成建议合同文本。文本对明确双方责任边界、避免合同缺漏项、解决影响工期等方面进行大量优化,修改近300个条款,并制定对应的谈判预案。

谈判桌就是战场,中方确立“零时差、零距离、零掉线”工作机制。虽然莫斯科与北京相差5个时区,但为了把时间“挤”出来,中方谈判团队将赴俄行程都安排在周末,确保周一就投入“战斗”,实现与俄方无缝衔接。北京与连云港相隔700公里,但谈判团队做到“零距离”,许多谈判人员的行李箱常常是进家门不打开,随时开始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即便做足准备,谈判的艰难依然出乎中方预料之外。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中俄双方共组织44轮商务谈判,谈判历时24个月,累计256天,中俄双方累计参加2700余人次,合同累计超7000页。谈判在责任分担、供货价格、风险条款等方面都经历了很大阻力。从整体看,谈判中的最难啃的“骨头”还是知识产权领域。俄方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在该领域防范很严。谈判中,中方团队对电站造价精打细算,对条款和文本字斟句酌,与俄方据理力争,较圆满地解决了防止商用大飞机撞击、设备供货兜底责任等影响项目实施的重大问题。同时,在强化质量担保、加大违约赔偿等方面取得开创性成果。

“在与俄方合作中,虽然困难很多,但双方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韦松余坦言,这主要得益于中方团队对设计工作的执著。“光是优化负挖的设计图,视频协调会就开了不下10次。最后,俄方专门组织团队自费来华,与中方协商基坑负挖优化事宜。双方又经过一周的艰苦谈判,将图纸修改要求落实到文字上,形成执行纪要。”但仅这一项修改,2台机组就可节约3500万元建设成本。

在一些关键利益环节,双方均相持不下。2018年5月22日,框架合同进入最后一轮价格谈判。经过此前几轮交锋,双方底线逐步清晰,谈判陷入僵持。会谈当天,双方从早上就开始激烈交锋。张雄回忆说:“记得谈判陷入僵局时,双方代表曾一度1个多小时互不说话。有的俄方代表干脆玩起手机,还有的直接开始闭目养神。”但我方抓住俄方希望在本轮谈判期间最终固化价格的有利时机,几经努力,促使俄方降价。针对田湾、徐大堡两个项目,最终分别实现降价21.71%、22.88%,圆满实现预定目标。

“在这场旷日持久较量中,中方整体把握了谈判节奏。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们最大程度地捍卫了国家和集团公司的利益,实现了中方利益最大化,圆满实现了谈判目标。”刘兆华感慨地说。

“党建引领,攻坚克难稳步推进”

在7、8号机组项目推进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制约,选址阶段“两评”报告批复大幅滞后,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异常紧张。为确保7、8号机组项目核准节点顺利实现,江苏核电在去年1月先后成立“项目用海申请专项工作组”“两评报告审评专项工作组”。专项工作组先后解决“两评”报告审评问题答复、用海方案比选优化、温排水影响范围控制、陆海生态影响统筹分析等诸多难题。

VVER-1200的施工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由于设计革新,直接导致施工量大大增加。其中,技术土建钢筋量较1-4号机组增加49%、混凝土增加32%、电缆量增加67%、工艺管道设备增加28%。“我们将通过加强现场组织管理,并开始采用自动焊接等先进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加强上下游协调,提高供货的匹配性,提高时间利用率。目前,江苏核电确定‘在统一的进度管理平台上开展一体化计划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工作目标,有效保证机组项目进度。”张雄表示。

为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去年9月,来自江苏核电、中核工程、中核华兴和中核二三的26位党员和骨干分子,成立7、8号机组一体化计划管理先锋突击队。在授旗仪式上,队长吴俊刚郑重承诺:“请组织放心,扛起这面旗帜,就要按最高标准做好一体化计划的策划和建设。”

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不仅涉及技术问题,更是思想的碰撞、管理思路的转变。专项组成员站在不同单位、不同角色(业主、工程公司、建安单位)有着不同想法。针对这种情况,张雄多次鼓励大家:“我们建设一体化计划管理平台的初心是什么?是实现进度的接口匹配和精细化管理。这个初心不能忘。公司将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来自中核工程的骨干人员赵志伟,白天在专项组忙一体化计划工作,晚上在家处理单位日常工作,常工作至深夜,却没有一丝抱怨;来自中核华兴的李玲蔚直到分娩前几天还在工作组参加讨论……为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初心”,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拧成一股绳。“7、8号机组真正实现一体化计划管理还有很长的路,但队旗会一直飘扬在我们心里!”吴俊刚说。

为保证俄方提供的关键设备的制造质量,中方将持续增强驻俄监造力量。目前,20多名中方人员深入每一个关键环节,从源头上进行把关。预计到生产建设的高峰期,中方驻俄监造人员将达80人。当前俄罗斯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这给7、8号机组的设计和监造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刘兆华表示,“为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更好地集中力量,我们将把党的建设延伸到一线,在驻俄人员中成立党支部,实现党建与一线工作的紧密结合。通过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7、8号机组各项工作正持续稳步向前推进。各项工作进展与预期计划基本吻合。”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7、8号机组的开工建设也吹响江苏核电新征程的号角。江苏核电将抓住7、8机组开工这个良好契机,在“十四五”期间继续聚焦核能发电主业主责,确保在运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和新建机组按期开工投产,同时全面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核能多堆型产业集群,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继续贡献田湾力量,为“田湾精神”再添新的精神内涵。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培训报名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