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看势,更看挑战!
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自2011年至今已举办六届,见证了中国核电产业调整蜕变、加速自主创新的十年。期间,AP1000和EPR全球首堆先后投产,三门一期、海阳一期、台山一期项目全面建成;采用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球首堆投产发电,位于沿海四省的后续项目开启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国和一号自主三代核电研发完成,示范工程开工建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顺利实现全面调试,预计今年年内并网发电。可以说,我国核电技术实现了由二代向三代的跨越,而且,以此为带动,设计研发、材料攻关、装备制造、建设安装、产业协同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均实现了飞跃。
作为国家名片和国之重器,核电的诸多创新成果,亮相历届核电展,足以振奋人心。然而,展览也悄然传递出这样的信号:核电产业的创新节奏和速度似乎放缓了,产品和技术迭代的活跃度,以及市场主体的亢奋度,远不及“风光储”这样的新兴产业。
作为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的国家战略性产业,核电产业科技创新的势头缘何没那么强劲了?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首先,与“风光”等新能源产业相比,核电产业投资大、研发和建设周期长,产业链联动效应明显。一般情况下,单个项目投资动辄上百亿,而且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整体性能的考验周期也在一年以上,导致创新成本高,创新周期长,创新成果显现较慢。例如,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从初始研发到开工建设,历程长达近20年。国和一号也是历经十年时间,才完成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任务。另外,相关设备研发制造紧密依托项目本身,全周期投资和成果落地也并非一蹴而就。过去十年,核电关键设备和材料取得了重大突破,综合国产化率超过了85%,制造企业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即便如此,还有少数技术含量高、工艺难度大的关键设备或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没有掌握,短板依然存在。
其次,任何一个产业要持续创新,都离不开产业规模和市场需求的支撑,核电更是如此。过去十年,我国核电发展政策几经调整,总体在相对谨慎的政策引导中稳步发展,业主和制造企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项目少、订单少,甚至有些大型制造企业在用其他业务支撑核电业务生存,有些民营制造企业更是受核电业务拖累,陷入生存危机而一蹶不振,不得不感叹“活都活不下去了,还哪有心思去创新?”反观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因为产业发展快、市场需求大,刺激基础材料、整机、电池等产品的创新研发频率明显加快,尤其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下,“风光储”在市场蓬勃度和产品更新方面,可以说竞争已经白热化。所以,通过展览可以管中窥豹,市场和产业规模是激励创新的核心钥匙,而核电这些年恰恰错失了。
第三,产业协同不够,或者说产业壁垒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的意愿和程度。正如业内专家所言,部分已经国产化的设备难以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有些设备因研发及转换成本高昂而与成熟产品市场价格存在矛盾,导致无法应用,加之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关起门来搞研发,优质资源无法统筹协调,导致好技术、好成果只能当展品,无法成为产品,更无法创造价值。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引领变革。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赋予中国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新的历史使命,也给所有低碳能源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在此背景下,核能要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同台竞技,必须客观认识到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和客观制约条件,尽快补短板、强软肋,以求更多发展空间,助力低碳能源体系建立和社会经济绿色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