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情第二波来袭,核能国际合作怎么办?

2020-10-13 11:19  来源:中国核工业杂志    核电  核能发电  核能利用

随着3月份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加速蔓延,对世界核能产业发展的影响也在显现。全球在运核电生产受到负面冲击,但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20年世界能源消费将同比下降6%,其中石油需求下降约9%,煤炭需求下降约8%,天然气需求下降约5%,核能需求下降3%。


随着3月份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加速蔓延,对世界核能产业发展的影响也在显现。全球在运核电生产受到负面冲击,但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20年世界能源消费将同比下降6%,其中石油需求下降约9%,煤炭需求下降约8%,天然气需求下降约5%,核能需求下降3%。相对于其他基荷能源,核能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核电的相对优势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对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各国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在建与计划核电项目延期风险普遍增大,核电技术、商务等各类专业人员流动受限,各类原材料和设备运输受阻,现场建设活动减少,在建与计划核电项目进度普遍出现滞后。由此,对我国核能产业国际合作的影响预计将逐渐加大。总体上看,新冠疫情短期内虽然对国际核电发展造成了暂时性负面冲击,但从中长期看,核电在新冠疫情中体现出对国家能源安全的显著作用,预计会对世界核电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我国核能行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力并主动把握核能国际合作新机遇的同时,也要关注新冠疫情蔓延下国际政治、经贸等领域蕴含的新风险,及时制定有效的风险管控策略。

我国核能国际合作面临的新风险

政治风险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危害人类健康,同时引发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中美两国在疫情中未能重演携手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国合作,导致中美之间、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关系不确定性大大增加。由于核能国际合作具有技术敏感、长期合作等特点,不稳定的地缘政治和外交关系可能会对我国与美国及其盟国的核能合作带来潜在政治风险,需要引起国内核能行业的高度关注。

合作国别风险增加。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核能国际合作重点合作国家的经济发展、政府财政等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部分重点市场国别风险有所增加。阿根廷政府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增加,未来债务重组可能会对核电项目推进产生一定影响。巴基斯坦主要创汇部门纺织业受新冠疫情冲击,迫使巴方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紧急贷款,国家面临财政压力。我国与英国的核电合作也由于新冠疫情引发的意见分歧而存在风险增加的可能性。

投融资风险增加。向东道国提供优惠融资是俄罗斯核工业企业屡屡斩获海外核电大单的重要保障,其出口买方信贷的综合贷款利率能达到3%~4%;而为了促进核电出口项目融资,近期Rosatom正在尝试在新项目中采用私人投资者直接出资或共同出资的新模式。我国核能国际合作东道国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大规模投资项目融资能力不足、政府担保弱化等问题,优惠的买方信贷条件、出口方参与投资是核能国际合作东道国提出的普遍诉求,对我国核能企业海外投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球新冠疫情一方面增加了东道国的债务压力,海外评级机构降低国家信用评级,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信贷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也对我国核能及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企业资金压力增大,削弱了海外项目的投资能力。总体上看,新冠疫情导致我国海外核能合作项目的金融资源保障能力下降,同时也增加了海外项目的综合融资风险。

我国核能国际合作风险管理策略

01 发挥政府在管控核能国际合作政治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建立由相关政府部门、主要核能及供应链企业集团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组成的国家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国家核能国际合作顶层战略设计,将核能合作纳入金砖合作、东盟合作、“16+1合作”等多边合作议题;加大跨部门统筹协调力度,定期协调解决核能国际合作重大项目遇到的政治、外交、融资问题;综合发挥国家外交、财税、产业、信贷等政治经济组合拳优势,为企业主体有效管控核能国际合作政治外交风险提供坚强支持。

02 提升核能国际合作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提升自主核能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一是推动国内项目批量化、规模化建设,通过设计优化、标准化提高自主核能技术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大主设备、关键材料、基础软件等方面的科研投入,补短板、强弱项,提高供应链自主化水平,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提升核能国际合作项目预期效益。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方诉求,与政府部门开展有效协作,力争与东道国合作主体签订购电协议(PPA)、差价合约(CFD)等类型协议,保障项目营收稳定性。借鉴芬兰电力用户参与电厂投资、承诺以成本价从电厂购电的Mankala模式,引入东道国大用户共同参与海外核能项目投资,分散投资风险。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机遇,积极倡导核能国际合作项目实行人民币计价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为东道国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我国高温气冷堆、模块化小堆等新兴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核能应用正逐步扩展至供热、制氢、海水淡化等多样化场景。我国核能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考虑不同的技术适应性与配套基础设施要求,开发涵盖不同容量规模、满足电力与非电力需求的系列化核能技术产品,满足不同国家多样化的核能用途需求。

03 强化海外重大项目投融资资源保障能力

建立针对海外核能重大项目的特殊融资政策。一是优化海外核能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政策,对海外核能重大项目融资利率、信保费率等给予财政补贴,扩大国别保险限额,放宽银行政策性业务的经济指标考核约束。二是设立专门针对核能国际合作的“两优”贷款融资额度,延长贷款期限,配套制定优惠的政策性利率,提高融资条件吸引力。

促进核能全产业链共同参与海外核能重大项目投资。俄罗斯采用BOT、BOO模式通过投资带动核电技术、服务、装备出口,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国应发挥核能全产业链优势,顺应国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向“投建营”一体化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联动合作,促进核能相关设计、建设、运营、设备等单位直接参与投资海外核能重大项目,推动核能全产业链抱团出海,促进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

推动海外核能重大项目融资模式创新。一是建立国家核能产业海外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核能出口项目和核能产业链项目开发。二是支持银企合作创新商业模式,促进核能企业与银行间形成“优惠贷款利率+投资收益转让”的共赢发展模式。三是引入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国内银行的补充,促进融资来源多元化。四是借鉴Rosatom融资模式创新实践,选择合适时机,在海外核能合作项目中引入私人资本参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培训报名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