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dankulam核电站,位于泰米尔纳德邦,是目前印度最大的核电站(图源:网络)
印度有一个雄心勃勃的三阶段式核电建设计划。
1. 封闭式燃料循环形式
印度在1969年开始进行的核电商业化计划,主要构想是一个封闭式燃料循环形式,这个循环分三个阶段实现,而且每个阶段相互馈入,前一个阶段循环产生的乏燃料可以进行再处理,在下一个阶段循环中使用。
这种封闭式燃料循环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燃料,并尽量减少核废料。而且印度目前在核电生产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将主要决定了印度核电的未来。
印度三阶段核电生产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利用国内庞大的钍-232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拥有世界第三大钍储量。然而,钍在其自然状态下不能用作燃料。它需要在一系列反应后转化成可用的“裂变”形式。
为了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并最终利用其钍储量生产核能,印度科学家霍米·巴哈(Homi J. Bhabha)博士绘制了三阶段核计划的路线图。
第一阶段,通过加压重水反应堆(PHWR)利用天然铀产生能量。PHWR不仅能产生能量,还可以产生可裂变钚239。
第二阶段,使用本土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技术,以钚239为燃料产生能源和更多的钚239。到该循环结束,反应堆产生的裂变材料比消耗的还要多,这也是被称为“增殖”的原因。
第三阶段,也是循环的最后一个阶段,利用第二阶段回收的钚239,与钍232在热增殖器中结合产生能量和另一种裂变材料铀233。从钍232生产出铀233,就完成了整个循环。铀233将用作燃料循环剩余部分的燃料。
截至目前,印度22座核电站的核燃料发电量约为6.7GW,实际占总能源结构的1.8%。这远远低于原子能部(DAE)的设想——希望到2020年至少生产20GW的核电,到2030年至少生产48GW的核电。
印度已成功完成第一阶段的核燃料计划,第二阶段仍在进行中,但所用时间比预期的要长得多。
印度在泰米尔纳德邦建造的首个500 MW增压快速增殖反应堆(PFBR)——BHAVINI——仍在调试过程中,而且工期和成本均严重超支。目前预计在2022-2023年建成,预估总成本高达960亿卢比。
经过长时间的停顿,印度政府在其2017-2018年的预算公告中,为10台700 MW的本土PHWR提供了资金。
其中,正在古吉拉特邦开发的Kakarapar原子能发电项目成为第一个达到临界状态的项目。
印度政府宣布,印度已累计建设7座5,500MW的反应堆,还批准了另外12个累计容量为9,000 MW的反应堆设计工作。
2.核能行业发展放缓
尽管这些都是重大举措,但印度核能的未来似乎不如10年前那么有希望。
随着2008年印美核协议的签署以及与法国和日本的其他重要协议的签署,印度的核能行业看来将迎来一次大有可为的改革。然而,2011年之后,其国内的核能行业却明显放缓。
经济放缓和核能对印度总能源结构的贡献率低于标准水平,可以归因于一系列因素。一个主要原因是核燃料计划第二阶段的推迟。
PFBR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以及相关的工期和成本超支也是造成延误的主要原因。
其他因素,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对全球能源系统造成的严重破坏。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商业化和使用的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单位成本已大幅下降。
印度目前的太阳能发电成本为2.62卢比,几乎是最近投入运营的Kudankulam核电站发电成本的一半(4.10卢比)。
此外,印度核电部门在土地所有权、位置以及电厂安全保障(发生自然或人为灾害时)等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争议和抗议。导致了印度核电项目的时间和成本超支。
影响印度核能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事故,全球范围内对核能进行了削减。同时,这一事件也导致:各国大幅削减核电计划,全球核电巨头阿海珐(Areva)和西屋电气(Westinghouse)宣布破产。
然而,鉴于该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印度不仅依赖石油和天然气,而且还依赖锂、钴和镍等(生产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可再生技术的关键原材料)。以国内可获得的钍为燃料的本土核电站,仍然是印度能源独立的重要支柱。
然而,这将需要印度政府通过投资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减少审批手续、简化土地改革以及为发展核电站创建专用工具来推进核电计划。
一个有竞争力的核能部门是印度能源安全的关键,而且,它的发展必须考虑印度在其他形式的能源和技术方面的有限选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