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往事:远渡重洋,我国首批原子能科研人员赴苏学习

2020-09-24 09:49  来源: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核能利用

今年是原子能院建院70周年,一路走来,原子能院风雨兼程、与国同心,历经蜕变、初心不改。其间既饱含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坎坷,又不乏令人荡气回肠的动人时刻;既洋溢着自主创新、奋发图强的主旋律,又体现出开放办院、合作共赢的全球视野。


今年是原子能院建院70周年,一路走来,原子能院风雨兼程、与国同心,历经蜕变、初心不改。其间既饱含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坎坷,又不乏令人荡气回肠的动人时刻;既洋溢着自主创新、奋发图强的主旋律,又体现出开放办院、合作共赢的全球视野。原子能院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沧桑巨变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当代科学精英科技报国的生动写照。本栏目将陆续推出院史故事,尽管远不足以反映全貌,却可管窥原子能院的成长历程。

远渡重洋,我国首批原子能科研人员赴苏学习

1955年4月27日,中苏签订《关于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原子能的协定》。根据协定,苏联将向我国提供两项设备:一座功率为7000千瓦的重水型实验性反应堆和一台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并接受我国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赴苏有关研究机构进行培训和实习。同年11月,由钱三强率领的39名科技人员组成“热工实习团”赴苏学习。

回旋加速器和实验性反应堆,是原子核物理实验基础和走向建设原子能工业不可缺少的设施。回旋加速器产生的粒子束,可以打破原子核,因而可以从事各种原子核性质和规律的研究。实验性反应堆产生的中子,也能打破原子核,并产生各种放射性同位素,供科学、工业、农业、医学等方面的需要。它还可以用来检验和选择将来原子能工程中所需用的材料,培养和训练有关人员。围绕它可以组成一个多学科的研究中心。

有了这两项设备,将使我国原子核科学研究跃进一步,同时也为建立原子能工业架起了桥梁。但有了设备还不够,还必须要有人才!

1955年11月,钱三强率领39人“热工实习团”分两批赴苏学习。这个39人中包括了即将在重水反应堆工作的留苏技术人员,以及国内有经验的工程师。他们在苏联理论与实验物理研究所(时称“热工研究所”)等单位实习,以便回国后参加回旋加速器和实验性重水反应堆的安装、调试、运行,并利用它们开展核物理的实验研究工作。他们要起到“种子”的作用,在国内培养起这方面的大批科技人员。

钱三强(前排右三)、何泽慧(前排右二)、赵忠尧(左二)等在苏联

“热工研究所”其实是个假名,这个地方是苏联研究原子弹的一个研究机构,为掩人耳目才冠以“热工”这个很普通的名字。在这里,实习团成员被分为反应堆理论组、反应堆工程和运行组、加速器工程和运行组、核物理实验组。后来又有一些科技人员赴苏学习放射化学和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

对于很多科技人员来说,反应堆和加速器专业是他们之前一点都没有接触过的,到了那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尽管困难重重,但这个实习机会真是千载难逢,多难也得上!当时在苏联实习的科技人员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始点点滴滴地学习。

所有学生都非常刻苦,因为大家都明白,如果不好好学,以后就没法完成任务。而且将来他们还要自己干的,现在有问题可以去请教老师,以后可就只能问自己了。苏联专家对中国人很友好,会很热情地介绍自己开展的工作。但大家心里清楚,不可能凡事全指望苏方,很多时候还是得靠自己主动去琢磨、去探索、去动手。

从不知反应堆和加速器为何物,到熟练掌握反应堆和加速器的安装调试运行方法,热工实习团的成员们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1957年回国后,几乎是无缝衔接,实习团成员们马上投入“战斗”。

从苏联回到中国,距离相隔万里,工作却是一脉相承。不同的环境,相同的面孔,在苏学习“一堆一器”专业的同学们终于在自己的阵地上一展拳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培训报名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