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原子能院建院70周年,一路走来,原子能院风雨兼程、与国同心,历经蜕变、初心不改。其间既饱含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坎坷,又不乏令人荡气回肠的动人时刻;既洋溢着自主创新、奋发图强的主旋律,又体现出开放办院、合作共赢的全球视野。原子能院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沧桑巨变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当代科学精英科技报国的生动写照。本栏目将陆续推出院史故事,尽管远不足以反映全貌,却可管窥原子能院的成长历程。
昔日荒滩变宝地
1955年4月27日,中苏签订《关于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原子能的协定》。考虑到筹建“一堆一器”等重大科学工程需要,国务院成立了以刘伟为局长,张献金、钱三强等为副局长的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筑技术局,负责原子能科学研究新基地(原子能院现址)的建设和人员选调。1956年5月26日,“一堆一器”开工兴建,并先后于1958年6月建成,一座崭新的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拔地而起。
为给新基地选址,刘伟、张献金、钱三强等几乎围着北京城跑了半个月,最后看中了北京西南郊的房山坨里。那时,通往房山区的公路可不是如今这样宽敞的沥青马路,大多是土路,若赶上下雨,汽车很容易陷到路旁的田地里。而今天原子能院的所在地,在当年则是一片荒滩,能见到的只有野草、泥土和石头。
这里距离市中心40公里,西北有燕山环抱,山下有一条大河。东侧有土岗,恰好成为科研生产区与职工家属区之间的天然隔离带。这里还有铁路支线、公路,交通方便。从地理、地貌、水文、地质、交通等方面都符合要求。
钱三强为中国原子能研究基地选址
1955年11月,原子能科学研究新基地破土动工。1956年5月26日,“一堆一器”开工兴建。
由于当时基础设施、交通条件都比较差,所以筹建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难。基建办公室设在一个破庙里,工作人员分散住在附近北坊村的农民家中……大家吃尽了苦头。
新基地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各有关部委、省市的大力支持。从选址到土建、安装,从大量调集科技骨干到各类物资的供应、运输等,只要是新基地需要,无处不给“开绿灯”。如今原子能院大门不远处还有一条铁轨,就是当年建设基地时,为运送设备和物资专门铺设的铁路。
当新基地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时,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副总理和彭真市长都曾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根据聂荣臻副总理指示,决定由北京市委书记、副市长郑天翔挂帅,三机部(1956年11月国务院成立三机部,同时撤销建筑技术局)副部长刘伟、建工部副部长杨春茂、北京市土建二公司经理赵英豪、建工部第一设备安装公司总工程师李延林等组成工地党委会,统一指挥新基地的建设,保证新基地高质量、高速度地建成。
广大工人、干部们为早日建成新基地,不怕严寒酷暑、风吹雨淋,夜以继日地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战,为开启中国的原子能时代筑土培根,表现出高度的国家主人翁精神。
此时,我国赴苏“热工实习团”的成员们已陆续回到国内。早期进入工地的工程技术与设计人员,本着“建成学会”的宗旨,从一开始就参加了反应堆和加速器的土建、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并从中做好质量监督检查。应该说,这是一项非常难得的技术实践活动,不但对保证堆、器的工程质量起了积极作用,也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熟悉这些重大设备的土建、安装全过程,为他们后来进一步掌握堆、器的技术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准备了条件。
整个建设工地从上到下,从施工、安装到使用各方面,完全被一派紧张、热烈而又有秩序的气氛笼罩着,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仅仅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就在那昔日荒滩田野上奇迹般地屹立起来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