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党组书记余剑锋同志在建党99周年“七一”党课上的重要讲话,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核工业事业的神圣使命,首次提出了“为筑牢国家安全基石真诚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深刻回答了事关核工业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以系统工程的思维统筹推进集团公司新时代“三位一体”奋斗目标做出了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抓好“十三五”收官,系统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加快新时代核工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谋定后动,科学研判国际合作新形势
2018年以来,美国在众多高新技术领域已开始全面加强对华技术管制,《美中民用核能合作政策框架》的发布标志着中美核能关系进入以竞争为主的新阶段。今年4月23日,美国能源部发布《重塑美国核能竞争优势:确保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将俄罗斯和中国列为美国核能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突出了其将加大核电投入并进军目前由中俄两国控制的全球核电市场的决心。中美核能合作将面临更严峻的局面,我国核能国际合作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新形势。
(一)核工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核工业处于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是集团公司党组对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出的重大判断。战略机遇内涵丰富,既表明了核工业的历史机遇,也表明了核工业的发展潜力。站在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上,核工业必须筑牢国家安全基石,稳固核大国的地位,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俄罗斯、美国、法国核电出口的实践证明,只有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才能抢占国际市场,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市场的规律。
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海外华龙首堆工程——卡拉奇核电站2号机组自2015年开工以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中国中原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努力塑造中核集团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际品牌,抢抓核工业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推动核电出口,支撑集团公司新时代战略目标落地。
(二)核电“走出去”面临新挑战。中国不断拓展双边、多边合作交流,已与30个国家签订双边核能合作协定。核电是国之重器,集中国核工业之大成于一体;核电“走出去”是国家战略,也是集团公司“三位一体”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原作为集团推动核电“走出去”的专业化平台,承载着引领中国核能走向世界的国家使命。过去30多年,中国中原深耕巴基斯坦市场和阿尔及利亚市场,出口6台核电机组和1个研究堆,创造了卓越的经济效益和工程业绩,开创了多个“第一”;带动了核工业装备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规模壮大;积淀了一批人才队伍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趋势和核电“走出去”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集团国际经营收入规模增长的目标,核电“走出去”任务艰巨且存在不确定性。美国认为,俄罗斯、中国举政府之力发展核电不是出于经济目的,而是出于战略考虑。为扭转其核电劣势,美国将放宽核出口管制法规要求并加大核电投入,同时积极打压中俄两国的核电发展,并进军目前由中俄两国核能企业控制的市场,以重塑其核能技术出口方面的世界领导地位。罗马尼亚为迎合美国,在今年6月12日正式宣布,撤销与“中广核”合作建设2座核反应堆的协议。在当前美国极限施压、长臂管辖的压力下,核电“走出去”面临的挑战会更大。未来国际核能合作需重点考虑包括美国因素在内的地缘政治因素。“一带一路”参与国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国内政府更迭的政治因素也可能影响核电项目的合作,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风险应对措施,客观判断海外核能市场的风险,充分考虑各国技术转移与服务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增加的成本;研究核能知识产权制度与标准制度、技术转让与技术服务相关政策,提升国际化水平与商务纠纷处置能力,规避核能国际合作的风险。
(三)核能产业供应链的格局需要重构。根据美国能源部、核管理委员会等制定的对华核出口政策,对“美国原产物项”、“嵌入外国制造产品的美国原产零件、材料”、“嵌入外国软件的美国原产软件”等实施出口管制,且美国出口管制法律有广阔的域外管制效力。“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率超过85%,完全来自美国的进口设备比例所占甚小,可替代性较高。但如果“华龙一号”的某些特定设备、备品备件、材料和运行软件依赖美国技术的话,清单可能对项目产生一定的涉美采购风险。针对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加快与我国实现价值链脱钩,去“中国化”意图明显,我国在全球核工业产业链中的比重或将进一步弱化。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处理好以我为主与中外合作的关系。既要对当前设备供应的“卡脖子”问题做好应对,开展自主化研发;又要积极与国际多边管制组织对话,推进核能产业链上的国际合作,重构核能产业供应链格局,保证供应链稳定。
国际核能产业发展形势复杂多变,我们要运用辨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国家使命,加快体系能力建设,增强核工业的自主可控发展能力,提升核工业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吸取国际同行“走出去”的经验和教训,扮演好高端制造和技术创新以及标准设定者的角色,以技术出口推动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升级,为东道国和平利用核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守正创新,统筹应对国际合作新变局
核工业65年的奋斗历程,孕育形成了鲜明的行业传统,“为筑牢国家安全基石真诚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一脉相承,是我们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统筹处理事关核工业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正奇结合,守正创新,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传承核安全文化。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是核工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严格遵守国家《核安全法》,奉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践行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倡导的卓越核安全文化八大原则。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将核安全文化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完善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健全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安全环保体系。逐级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确保公司不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二)坚持以战略统领全局的系统思维。中国中原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市场开发,通过工程建设、运维服务、国际贸易等业务耦合式增强、螺旋式上升,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核能全寿期“一站式”服务供应商。围绕这个整体战略目标,细划分解出“立足核电、相关多元;投资带动、贸易协同;聚焦重点,深耕厚植”的战略实施路径。核电是主业,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开发全球核电市场,做好核电工程项目管理和电站运维服务,在目标国开发核电的同时,以“同心圆”模式在东道国拓展非核常规能源及核能相关业务,提高经营绩效。从核电国际市场需求来看,提供项目融资是客户普遍需求,目前核电需求国主要是新兴经济体或者发展中国家,美元等外汇储量规模小,通过贸易可协同解决本币资金消化问题,规避汇兑风险并创造利润。加强重点目标国的政策研究和市场研判,强化市场开发前端职能,顺应能源外交大势,一国一策,加强战略评估和资源调配,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三)创新国际合作模式。疫情发生以来,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核电“走出去”遇到“去中国”化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加快形成适应“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国际合作模式,巩固传统市场,深化中俄、中法合作,联合开拓第三国新市场,力争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高效联动,互为促进的良好局面,塑造中核集团核电建设、运营的国际品牌。发挥集团公司核工业全产业链优势,积极响应目标国技术转让、本地化等诉求,探索中方技术与目标国资本、资产、资源相结合的合作模式,加快境外资产布局,发挥国内实体经济优势,重构核工业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强化与部分欧洲国家、东南亚、中亚、非洲和拉美发展中国家的核能合作。
(四)创新商业模式。根据业界统计,当前资本要素的收益率一般要高于劳动力、土地甚至技术的收益率。EPC是以技术与工程服务盈利的商业模式,在核电项目上投资的收益要高于技术与服务收益。我们积极落实集团对外合作重点国家(地区)风险防控指引要求,做好投资与并购风险分析,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项目特点,为客户提供EPC+F、BOO、BOT、BT等不同的项目融资模式,既可以助推核电出口项目落地,同时也可为公司带来投资收益。密切关注中美博弈态势,关注国际结算与国际支付清算体系的政策变化,探索采用人民币融资与支付结算方式,规避金融风险。
(五)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开展与俄罗斯原子能集团对标,从市场开发、工程建设、运维服务等业务单元方面找差距、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倒逼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体系和能力。打造专门负责海外市场开发与投融资的平台,开展境外项目融资与投资、并购业务,推动各区域总部实体化,市场开发机构实现属地化经营。打造专门负责海外核电项目建设工程管理平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核电工程总承包管理体系,实现总部与现场项目部协同高效的矩阵式管理,实现多项目管理的标准化、集约化。打造专门负责海外核电项目运维服务平台 ,集成集团公司优势运维资源,建立同类型机组备品备件联储联备机制,保证运维服务质量,压减运维成本,提升集团公司国际品牌和美誉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