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事核地质工作40年的一名核工业老兵。回顾过往的工作岁月,苦难与辉煌交织,平凡与峥嵘共存,桩桩件件均历历在目,从未遗忘。难忘1956年建业初期,苏联专家从放射线开始的启蒙培训!难忘风华正茂的我们,踏遍祖国崇山峻岭取得满意地质成果时的欢欣鼓舞!难忘苏联专家一夜撤走、断供铀矿地质仪器和关键配件困难时刻的艰辛!是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号召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渡过难关,让敌人扼杀中国核工业于摇篮中的阴谋彻底破产!
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终于实现了系列核地质仪器的国产化!地质队员们风雨无阻,不畏艰险,每天早出晚归开展地质勘察工作。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司机国万普同志在山区牺牲的场景。一天,乌云压顶电闪雷鸣,暴雨即将来临。铀矿地质队的嘎斯63汽车正载着地质队员们行驶到黑瞎子沟口,一条布满大小滚石的大河挡住了去路,水位明显见涨,估计上游早已暴雨倾盆。车停在河边,水很快没过了轮胎。为了不影响当天工作计划,我们必须尽快过河。眼看水越涨越高,为了大家的安全,司机国万普说:“要抓紧时间,我先空车过河试一下水深。”正当地质队员们七嘴八舌犹豫不决时,老国已经发动汽车,挂上低档,驾驶着轰鸣的汽车缓慢驶向河中。车还没到河心,只见上游方向城墙般的洪峰黑压压地咆哮而下。不好,山洪暴发了!汽车被洪水调转了90度,大家站在岸边心急如焚嘶喊着“老国你赶紧退回来……”一切都晚了,洪水很快没过了车顶,片刻只见车门艰难地打开,老国刚露出一点身影,一股激流便无情地裹挟着他,消失在黄色的漩涡之中……一瞬间,我就和朝夕相处的战友诀别了!
难忘当年航空放射性地质测量,飞机在崇山峻岭中沿等高线飞行时,急速爬升和瞬时俯冲的颠簸使我们胃里翻江倒海,但当发现航空放射性异常我们向机外抛出“石灰包”为地面做标记时的兴奋,瞬间将痛楚一扫而空。难忘湘西飞机失事牺牲的战友,由于山高林密地域广阔,当时又没有先进的定位技术,听说到第二年才找到遗骸。他们为中国核工业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难忘三年困难时期,飞机停飞,我们将探测设备改装在火车上,成为铁路沿线放射性地质踏勘的创举。借用铁道部一节“公务车”,我们两年走遍全国铁路主干支线。老旧的列车发电机电压不足,为了保证探测设备工作质量,我清楚地记得在川北秦岭一个小站,我们借午夜火车临时停车的空隙,冒险钻到车下调节发电机皮带张力的经历。当时铁路踏勘的情景是这样的:车厢顶上安装着炮弹般巨大的伽马闪烁探头,400赫兹变流机永不疲倦地吼叫着,通宵达旦灯火通明的车厢客厅被严密的窗帘遮挡……这样的情景,难免会引起旅途站台过往人们的注意。三年困难时期乘火车可凭车票每人每天供应二次盒饭(无需粮票)。每逢开饭时间,负责列车服务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都争先恐后地给挂在车尾的“公务车”送饭,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因为他们听说,“公务车”当年是部级领导出行才能配备的。因此列车编组有“公务车”时,有些地方领导也常到车站迎送。难忘1966年执行藏北及雅鲁藏布江地区放射性地质调查时的情景。一支由十余人组成装备精良的越野车队,途经格尔木、倒淌河,沿着干旱灼热的沙漠驶向唐古拉,途中,“海市蜃楼”时隐时现。转过几天,车队进入青藏高原,却是皑皑白雪的八月天,内地人们正汗流浃背,而我们却在风雪中艰难前行。车队成员忍受着强烈的紫外线和高原缺氧反应一路向南。黑河、拉萨、日喀则……中国核工业地质队伍就是如此坚韧前行,永不停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磨砺中不断成长壮大!
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核工业地质人,他们也都有自己讲不完的创业故事和刻骨铭心的创业经历。故事的主人公,是广大的中国核工业地质员工,几代人为中国核工业发展前仆后继。
如今,我们已建成实力雄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铀矿地质科研生产队伍,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值得铭记的是千千万万基层核地质员工的家属们,他们跟随自己的亲人,常年工作生活在偏僻的深山老林,子女们没有像城里孩子那样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都默默地支持着我们可敬可爱的地质员工。现在已是耄耋老人的核工业地质前辈,永远是中国核工业高速公路上闪闪发光的铺路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