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投)计划今年投资项目近300个,总投资额1044亿元。这份高达1000多亿的投资盛宴包含的清洁能源和新业态项目比重高达90%。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一半的国家电投向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又强势迈出了一步。
2月29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投)计划今年投资项目近300个,总投资额1044亿元。
这份高达1000多亿的投资盛宴包含的清洁能源和新业态项目比重高达90%。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一半的国家电投向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又强势迈出了一步。
在中电投与国核技完成合并之后,国家电投与其他四家央企发电集团的发展路径就有了更多的不同。
2018年,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果断将战略发展方向由“综合能源集团”调整为“清洁能源企业”。
2019年实现清洁能源占比50.5%,更是让它彻底与其他四家央企发电集团有了质的不同。
在清洁能源道路上一骑绝尘的国家电投已经甩开了与其他公司的差距,雄心勃勃的清洁能源战略又是否真的能够一帆风顺呢?
从AP1000到CAP1400:核电技术国产化纠葛
选择中电投与国核技合并,让国家电投成为核电第三极是有着深刻考量的。
中电投是五大发电集团中惟一的核电运营商,继承了国家电力公司所有的核电资产,是中核和中广核之外的第三者核电运营牌照持有者。但与后两者相比,无论是运营规模还是经验,都有所欠缺。
国核技是有技术而无资质。2007年,国家决定从西屋公司引进三代非能动先进核电技术AP1000,并以此为基础启动了我国三代核电完全自主化的进程。作为AP1000的技术受让方和国产第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的牵头单位,有着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
不过即便是二者的合并,也没有能够为CAP1400确定为未来主流机型。中核与中广核合作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机型“华龙一号”曾被定位为海外市场为主,国内只做示范。但随着核电产业的发展,对于未来核电规模化发展的主流技术路线争论却从未停息。
2020年的新年伊始,有关AP1000及其国产化版本CAP1000未来是否还有发展前景的争论继续在核电圈展开。反对者认为由于依托项目一再延期、加上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对外依存度更高的AP1000和CAP1000不适合成为中国的主流机型。再加上三门、海阳建设一再拖期,其经济性存疑,最终结论就是CAP1000在中国的主流机型之争中已经落了下乘。
对于核电技术路线的争论,一直存在。即便是中核、中广核两家联手合作的“华龙一号”尚且存在各自表述的问题。除了涉及核电项目,不同技术路线更影响了不同的供应链及庞大产业上下游,由不得各自去强力争取。
目前握有核电牌照的三家企业均有自主知识产权机型。但AP1000已有四台机组投产,首堆已进入换料大修中。这都是其他机型无法掌握的优势。
国家核电已经表示CAP1000实现了自主设计和设备制造,不存在受制于人的问题。至少CAP1000还有后续项目待建,极少可能会戛然而止。
而且国家电投已经把技术的步伐迈向了CAP1400。根据AP1000技术转让的协议,中国在引进AP1000核电技术基础上,只有开发出净电功率大于135万千瓦的大型先进非能动核电站,才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019年5月21日,国家电投在北京召开创新大会宣布“国和一号”(CAP1400)设备研制基本结束,85%的设备国产化率和主设备全部国产化有效形成了国内三代核电装备产业链。
“国和一号”(CAP1400)功率达到1500兆瓦,成功超越了AP1000技术引进合同设置的1350兆瓦的技术门槛。功率提升不仅意味着机组效率更高,也为整个核电制造业产业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市场,提升了整体核电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的水平。
尽管近年来中国核电审批速度较慢(AP1000的延期也有此影响),但核电更长的建设周期、清洁能源的属性、国家化提高、能带动产业链进步和出口经济等一系列有利条件,会让核电逐步恢复向好的发展趋势。
这对于国家电投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尽管争议不断,但手握引进技术、自主技术、运营资质、资金实力的国家电投绝对是核电稳定向好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争议中“领跑”
2019年12月16日晚,国家电投集团发布消息称,国家电投、黄河公司与中国人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国新、国投集团、浙能集团、云南能投、金石投资正式签署《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之增资协议》。国家电投所属黄河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引入8家实力雄厚的国内一流战略投资方,募集金额达242亿元。
这是2019年央企混改引战金额第一大项目、国内最大能源电力领域股权融资项目;是北交所有史以来第一大挂牌成交项目;也是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乃至五大发电集团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募集现金方式的股权融资项目。
除了实践国企混改、推进央企国资控股公司等国企改革的目标之外,黄河公司的增资扩股也为国家电投在新能源——尤其是风电、光伏、水电领域的狂飙突进提供了支撑。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项目、尤其是电源项目的发展竞争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纯粹的资本实力角逐。能否拿到更多更优价的补贴、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应收账款的到位,远比发电效率、管理运营效率更有竞争力。
这一点在光伏领跑者计划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国家电投参与了国内前三批光伏领跑者项目投标,共中标14个基地,21个项目,2175MW;电价普遍在每千瓦时0.4元附近,最低0.34元。在领跑者计划的所有中标企业中,可谓是一骑绝尘。
不过在领跑者计划的中标企业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国开新能源(国开金融有限公司牵头诸多金融机构组建的投资与实业管理公司)、陕西化工这样与光伏差距甚远的企业。
民企光伏制造商们在领跑者计划中全面落了下风,不敌央企、国企和金融公司们。
有人就因此批评:国企、央企、金融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实力、极低的融资成本来成为中标优势,偏离了领跑者计划最初希望提升中国光伏产业的初衷。在领跑者计划中领跑的国家电投更是被人斥为“二道贩子”。
享能汇倒是觉得这样的想法太过偏激。仅把技术进步视为光伏产业升级显然是狭隘的。不仅是国际,在国内,光伏电站也早已开始证券化尝试。电站本身的重资产行业特性也让光伏产业无法脱离开金融行业。所以资金实力、金融工具的进步也应当为视为光伏产业进步的一部分。
国家电投对黄河公司的混改、在领航者计划中的“领跑”都显示出其对于正视自身优势、发挥自身优势的充分准备和绝对自信。
不仅仅是光伏,国电投乌兰察布风电基地600万千瓦示范项目——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一路上风电项目也彰显出国家电投在新能源领域的策略布局。
2017年,国家电投提出规模化、低电价开发建设风电基地的构想。2018年乌兰察布项目正式获得规划审批。如今,这个国内目前最大的单一无补贴风电项目已经完成了设备招标。
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国家电投在新能源领域的这一套组合拳打法可以说是把央企发电集团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如今有了黄河公司这个巨大的新能源资本平台,国家电投在新能源领域的拓展无疑会更加如鱼得水。
火电微利,转型持续
尽管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已经占比超过了一半,但是火电机组依然是国家电投占比最多的单一电源结构。
与其他发电集团不同,国电投有着更多的气电装机。不过从国家电投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火电的压力却没有摆脱行业共性。
根据2019年前三季度国家电投旗下上市公司财报(港股上市的中国电力未公布),上市公司中净利润排名第一的是露天煤业,19.6亿,较去年同期增涨20.14%。
同以发电为主业的上海电力、吉电股份、东方能源,净利润都同比上涨,不过根据各自财报和公开披露,新能源板块的利润贡献都远超火电。
事实上,利润最高的露天煤业和去年同期相比,净利率和毛利率几乎腰斩。即便如此,净利润、净利率、毛利率依然是露天煤业最高。可见,电力企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
更重要的是,电力企业的高负债率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上海电力、吉电股份、东方能源这几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4.59%、73.41%和72.42%。而不以发电为主业的露天煤业和远达环保资产负债率仅为47.05%和42.09%。
随着清洁能源资产比重的提高,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国家电投已经有了应对一般发电集团困扰的手段。在资产比例更加平衡的情况下,国家电投更好地应对不同板块在不同时期面临的风险。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2020年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力争实现净利润120亿元,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5%;全年投资规模1045亿元;2020年末电力装机1.7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不低于54%。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市场竞争主体数量快速增多,量、价竞争将更加激烈。不过在竞争之外,国家电投也看到了新的市场机会。从新能源发电看,补贴退坡加快,光伏、风电甚至海上风电平价时代即将到来;同时项目集中投产,带来消纳与调峰压力加大,清洁能源将承担更多偏差考核和辅助服务费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