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3日召开的2019张江创新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建议,中国面向新科技的研发投入应更向核高基倾斜。此外,资本市场也应发挥更大作用。
黄奇帆指出,现阶段,中国面向新科技的研发投入总规模已经达到近2万亿元,以总金额排序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仅次于美国。但在2万亿的研发投入中,用于核高基领域的创新投入只占不到5%,远低于其他国家20%的平均水平。
以专利为例,黄奇帆坦言,许多研发机构把研发费用广泛投入于各种各样的专利上,但很多专利有形无实,没有实际效用或者经济价值。而如若能够把研发投入更多投向核高基方向,使其研发费用占比提升到约15%,将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其中,大专院校的实验室、大企业的研发中心应发挥重要作用。
他同时提出,研发的投入和科技成果的转换同时需要资本的“对称”与配合。今年科创板的推出是在企业的上市端提供了资本平台,但在企业前期的发展阶段,除了天使资本和风险投资,也需要私募资金在技术产业化阶段发挥作用。
“现阶段的私募基金真正投资在科技行业中的比重较小。”黄奇帆建议,私募基金需要增加长效资金的来源,并加大在高科技风险投资方面的比重,此外,还需推动资本在企业成长时期的ABC轮中发挥效应,而不仅是押宝企业Pre-IPO的“临门一脚”。
他最后呼吁,有关部门要处理好科创板退市的“出口”问题。如果科创板能搞好退市制度,就会让注册制生机勃勃。科创板退市制度与注册制有机结合,将为科创企业创造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土壤。
据了解,“核高基”,是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是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核高基”重大专项将持续至2020年,中央财政为此安排预算328亿元,加上地方财政以及其他配套资金,预计总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