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多位代表委员热议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期待其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清洁能源消纳;核能领域代表委员围绕核电发展、核电“走出去”、核能制氢、核科普等方面积极发声,推升行业舆情声量高企;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马永生透露中石化销售公司将择机上市,获得内地和香港媒体的高度关注。
代表委员热议泛在电力物联网 被指助益清洁能源消纳
全国两会期间,泛在电力物联网引发互联网行业、制造行业、能源行业代表委员热议。3月8日,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提升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舆论关注度。
舆论高度认可泛在电力物联网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受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油集团董事长杨华等纷纷表示看好泛在电力物联网,并希望参与泛在电力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能国电集团董事局主席王一莉高度评价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促进电力能源共建、共筹、共享,促进智能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东兴证券微信公众号“新能源深度研究”发布解读文章称,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物联网建成后,由于发电和用电终端的数据已通过通信网实时反馈,电源供应能力和负荷需求可以通过控制中心进行匹配,在大量数据基础上进行精确预测,从而避免弃电发生。由于对终端供需数据的精确掌握,利于撮合电力交易,使得新能源发电企业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表示,现在各种能源的耦合、提高能源供给质量都很重要,同时,核电、风电、水电、光伏都存在弃用的问题,希望泛在电力物联网能够促进清洁能源的更多消纳,并助力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根据网络和能源匹配的需要,与电有关的发电、用电等设备能够进行有效调节,实现了技术、产品、产业的共同配合。光伏和风力发电有着不稳定性,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出现将对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产生积极的作用,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电网制定两步走战略 将为电网业务赋予强劲新动能
今年年初,国家电网提出“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3月8日,其进一步部署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寇伟指出,当前国家电网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国家电网做出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全面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贯通和统一物联管理,公司级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具备强大功能,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界面新闻网刊文指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提出,对国家电网等电网企业意味着两层转型涵义:一是将告别“高投资、上规模,重资产”的电网建设阶段,电网将向物联网化、智能化发展新阶段转型;二是告别传统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赚取购销价差的传统盈利逻辑将被打破。国家电网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电网资产运营效率开辟了一条新路,也可以发挥电网优势,开拓数字经济这一巨大蓝海市场。《国家电网报》撰文指出,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一理念将创新传统业务模式与商业逻辑,为电网企业的传统与新兴业务赋予强劲新动能,各项电力业务在数字化场景下必将迈入量质齐升的新阶段。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不同观点。北极星电力网援引业内人士观点指出,电改的初衷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电改进行的几年间,国网的地位正在逐渐被撼动和分食。而目前,国网借助其强大的配电网地位,进军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开展用电需求侧预测等售电相关业务,或将重返一家独大的位置。
泛在电力物联网投资有望加速 技术创新任务仍艰巨
泛在电力物联网加速,将引来投资热潮。兴业证券、长城证券、安信证券都表示,2019年将成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投资元年,行业增速三年年化50%以上,相关公司订单将从今年开始出现年化50%到100%增速。2019到2021年为战略关键期,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在该阶段,年化投资将从100亿上升到400亿至600亿,上线终端达到50亿个,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家电网的物联网应用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与“三型两网”的战略目标相比,其物联网整体建设与应用仍存在不足。舆论指出,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仍面临很多问题。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认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多级电网协调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已经比较成熟。相对而言,泛在电力物联网则较难实现,后者需要一系列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以及解决如何在电力领域有效应用这些技术的问题。杭州数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庆建议,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的探索落地,应先于技术规划和技术建设。
核能领域代表委员积极建言发声 推升行业舆情声量
全国两会期间,核能领域的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就核电发展与“走出去”、核能制氢、核科普等方面积极发声,助推核能行业声量上涨。
加快核电建设进度安排 业界呼声渐高
从能源结构来看,当前我国核电装机及发电量的比重均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国内核电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开工核电项目3000万千瓦。核电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已是行业共识。但从实际情况看,2016-2018年,连续三年新增核准核电项目为零,《新京报》援引业内人士观点指出,持续的核准停滞或导致上述规划目标难以实现。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数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获核准的传闻引发较高关注,反映了业界对于“核电重启”的期待。两会期间,关于加快核电建设进度安排的呼声也较高。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总经理顾军表示,核电前期投入巨大,核电行业拥有一个稳定的发展预期很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指出,重新恢复核电项目审批,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表明中国发展核能的决心。他建议,国家应坚定不移推动核电发展,坚决落实我国中长期核电发展规划目标,加快核电建设进度安排,协调地方政府推动核电厂址落实,适时启动内陆核电项目,2030年前每年新开工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8台左右,保持我国核电平稳持续发展。
电力央企华能集团也在两会期间表达了对其自身在核电领域发展的期待。全国政协委员、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表示,希望华能可以尽快取得核电建设牌照。三大核电巨头以外的能源央企未来或在核能领域实现突破,也将成为关注热点。
人大代表建议完善对外投资法规 保障核电“走出去”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核电正从“跟跑”向“领跑”转变,核电“走出去”也在持续推进中,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自主核电技术已成为我国向海外推广的“国家名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指出,我国核电在设计、研发、建造运行等方面的水平都已经达到国际第一阵营,也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条件。
可以预见,我国核电“走出去”的市场空间广阔,核电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将进一步加深,投资风险防范也更加受到重视。顾军代表在发言中提出,核电不是完全市场经济型的项目,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更加有力地保护中国海外资产和人员安全。
核电安全牵动公众关切 核科普引热议
核安全话题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存在争议,社会公众对于核普遍存在误解及担忧。《科技日报》认为,这种误解让我国核相关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严重受阻。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院院长李子颖也表示,现在核科普走入了误区,专家的话没人听或者不被接受,非专家的言论反而容易被公众接受并广泛传播,这是很危险的信号。也有观点指出,目前核科普的主力是核电企业和全国协会,涉核企业的公众宣传活动往往被认为受利益驱使,很难形成客观公正的社会认知;此外,核科学本身相对难懂,缺乏生动、有传播力的载体,也是核知识难以被公众接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促进公众形成对核能的理性认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对于核工业强国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十分重要和必要。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再度呼吁设立国家“核科学日”,让公众正确地了解核、认识核、接受核;他还提案建设国家核科技馆。上述提案均旨在通过国家的力量推动核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核电发展的社会接受度和支持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万钢特别强调,发展核工业是国家战略,加强核科普不应是涉核单位的内部行为,更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撑。“面向国家战略、技术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没有核是不行的。对核,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
关于核能制氢前景 舆论呈现不同观点
近期,氢能的话题热度不断升温。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认为,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在氢能生产与应用领域加快布局,我国需要加大力度在核能制氢及氢能冶金领域进行战略性布局,以赢得未来氢能时代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他提出将核能制氢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提案,引发舆论较高关注。
记者援引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刘佳鑫的话表示,核能制氢在国外已有先例,主要是利用高温气冷堆的高温,其优点是直接用水分解产生氢气,不会有温室气体产生。据悉,中核集团已经开始在核能制氢、氢能炼钢展开相关布局。1月15日,中核集团就已与宝武集团、清华大学签订了有关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已经联合开展了核能制氢与氢能冶金结合的前期合作。
关于核能制氢的前景,也有专家持不同观点。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研究员俞冀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性、市场化及安全性等都将是核能制氢发展的制约因素,他认为,需要等常规工业制氢市场打开后,核能才能有所作为,纯粹靠核能去推动制氢难度较大。业内相关专家认为,核能制氢还需要加大科研、高温材料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