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奔驰的核燃料专列

2019-09-12 15:23    核工业  核电粮仓  核燃料  材料国产化

  核工业一路走来,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其间既饱含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坎坷,又不乏令人荡气回肠的激情时刻,既洋溢着自强奋发的主旋律,又体现着海纳百川的博大精深。本栏目每日对核工业史上的1件大事进行回放和述说。尽管远不足以反映全貌,却可管窥中国核工业的成长历程。  1994年4月6日,宜宾核燃料元件厂大型核电站燃料组件生产线投产。2014年6月30日,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生产线400吨扩建技改工程全线正式投产,实现了年产金属铀从400吨到800...


  核工业一路走来,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其间既饱含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坎坷,又不乏令人荡气回肠的激情时刻,既洋溢着自强奋发的主旋律,又体现着海纳百川的博大精深。本栏目每日对核工业史上的1件大事进行回放和述说。尽管远不足以反映全貌,却可管窥中国核工业的成长历程。

  1994年4月6日,宜宾核燃料元件厂大型核电站燃料组件生产线投产。2014年6月30日,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生产线400吨扩建技改工程全线正式投产,实现了年产金属铀从400吨到800吨的跨越,产能跻身世界前列。

  打造中国的“核电粮仓”

  1988年,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从法国引进整套技术和设备,建设两个单机容量为90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而就此实现大型核电燃料元件的国产化目标关系到我国未来核电发展,关系到核工业的振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991年当时名为宜宾核燃料元件厂的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引进百万千瓦级大型核电站燃料组件制造技术的生产线改造正式启动。

  尽管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紧,中核建中抱定了背水一战、闯关夺隘、志在必得的决心,提出了“狠抓两条线,确保过三关”,向全厂职工发出了动员令。基建和生产准备同步推进,工艺实验、安全评价、产品鉴定环环相连。

  1994年4月6日,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正式投料生产,标志着我国核燃料元件实现了生产能力的跨越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载着我国首批90万千瓦大型核电燃料元件的专列汽笛长鸣,向南奔驰。大亚湾核电站换料成功,大型核电站燃料元件实现了“中国造”。

  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调整目标,核燃料产业的发展处于全面启动的态势。中核建中应发展需要,抢抓机遇,明确提出了核燃料元件生产“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滚动发展、满足需求、适度超前、增强竞争”的发展思路,积极跟踪掌握世界先进的核燃料元件制造工艺技术,与国家核电发展对核燃料元件的需求保持同一步伐。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核建中完成了核燃料扩产技改工程,实现了产能提升的第一次跨越,2008年底生产能力由200吨金属铀/年提升至400吨金属铀/年。

  2009年2月,第4000组核燃料组件下线。此时的中核建中,作为我国最大的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基地,已经享有“核电粮仓”的美誉。

  但中核建中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又一次瞄准了更高的目标:全力推进核燃料元件生产线400吨扩建技改工程、实现产能翻番。

  2014年6月30日,中核建中400吨扩建技改工程新生产线全线正式投料生产。

  在实现了由400吨金属铀/年至800吨金属铀/年的升级后,中核建中的产能跃居世界前列。而我国核燃料元件产业无论是技术还是产能,都实现了积跬步至千里的新跨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培训报名

深圳核博会

中国核电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