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省海盐县秦山街道永兴村的文溪坞村,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村桃源气息扑面而来。远处青山,近处荷塘,烈日炎炎下的文溪坞村赏心悦目。距离文溪坞村7公里处,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一期)是1985年3月20日中国大陆首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自主管理的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实现了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三十多年来,秦山核电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地方政府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被誉为企地融合的典范。文溪坞村也因秦山核电而出名,被誉为“核电小镇”。
文溪坞村因“核”而兴
“海盐本是偏僻的小县城,核电给我们提高了知名度。如果没有秦山核电站,就不会有海盐今天的样子。”文溪坞村原村书记周益凯饱含深情地告诉记者:“自核电厂入驻后,县里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前不时停电,有了核电后就再没遇到过。”
当地人感慨海盐的变化,“以前海盐晚上九点就没人了,现在这里已成为了不夜城”。更加明显的是人的改变,海盐人、核电人的身份开始渐渐重合——工作、家庭等交集越来越多,众多的海盐本地人参与到核电建设中,而一大批在海盐本地土生土长的核电人也都以“海盐人”自居。
“我家乡在浙江嘉兴,地处上海、杭州的中间,宜居而且交通区位优势特别好,秦山核电基地就在我们那儿的一个乡镇上。”1990年出生的核电子弟、现中核运行维修四处的葛秋原曾对外宣传说。也因为对家乡的眷恋,2013年毕业后,他被招聘回到海盐。
如今在民族核电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核电小镇入驻企业13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核电关联产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海盐“核电小镇”成为浙江省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之一。
此外,秦山电站落户后,还加快推动了海盐道路交通、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核电小镇绿化覆盖率为40%,小镇建设核电主题公园,将核电文化融入小镇居民生活。2017年12月28日,核电小镇被嘉兴市旅游委员会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企地共建“核”谐福地
秦山携手浙江打造了特色小镇,实现了企地共建“核”谐福地。核电建设投资大、技术含量高、设计产业多,对地方经济发展可以带来乘方的效应,其建设期有建安税,发电期有售电销售税。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底,秦山核电已累计投资814亿元,缴纳税费约375.14亿元,其中教育税12.44亿元,城建税12.92亿元。“秦山核电目前年产值约180亿元,每年依法缴纳各类税费35亿元。”秦山核电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曹水林向记者介绍。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秦山核电及84家关联产业吸引固定从业人员达19000人,加上从业人员家属,核电人口达3-4万人,按照2017年海盐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432万元/年计算,保守估计核电人口为海盐当地每年贡献至少16亿元。海盐县每个公务员工资收入中,每10 元钱就有3 元钱来自核电的贡献。
呈现乘方效应的还有国内目前最大、公众体验最丰富、公众适用性最强的秦山核电科技馆开馆。科技馆的运行进一步将核电科普融于海盐地方经济、旅游事业发展中,使得秦山核电科普体验成为海盐的旅游王牌。截至目前,科技馆共接待公众6万人。
这些年,秦山核电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受众已超过10万人。与此同时,催生了“邵工话核电”“核电小苹果”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核电沟通品牌。
截至目前,4000多名核电新项目所在地的公众代表走进秦山核电基地,实地感受核电之美。据不完全统计,已累计接待公众12万人次,接待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5000多名。如今秦山核电深耕海盐,面向浙江,辐射全国,探索出了具有全国示范效应和“可复制”的路径模式。
明年建成“核电新城”
携“核”走过30多年,海盐县历经了与“核”结缘,依“核”发展,谋“核”腾飞的三级跳。今天的海盐,正逐渐朝向产业链齐全、技术能力一流,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核电新城”迈进。
目前,海盐着力建设“一区两园”,即核电运行服务产业园、中法共建核能关联产业园和核电工业科技旅游区,建立强有力的综合体系,确立国内核电和核电关联产业发展核心区地位,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核电及核电关联产业基地。
预计到2020年,“海盐·中国核电城”基本建成,产值预计达到1000亿元左右,其与核电关联产业企业总产值预计超27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