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技术利用时,人们依据辐射的特点设置了足够的安全与防护措施,确保辐射源、人员及环境的安全。比如辐照装置,其混凝土的屏蔽墙厚度根据放射源的活度大小确定,有的可达2m以上,即便是小型设备上的放射源也被金属构件安全屏蔽。这就像将放射源围在了“金城锁钥”的金城里面,射线无法透出,使得核技术利用时屏蔽设施外的辐射水平处于环境本底水平范围内。
放射源的管理是辐射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管住了放射源就是管住辐射的源头。具体来讲,我国给每枚放射源设置一个“身份证号”,对它们实行生产、销售、使用、退役、处置一条龙的全过程监管,我们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监管。同时建立了全国核技术利用监管系统,实施动态监管。
同时,我们有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核安全法规体系,国家法律、监管机构等分别从不同角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严格遵守,辐射的源头被牢牢掌控。
我们在积极地利用核技术造福于我们,同时又保证了人与环境的安全和健康,这不正是人与核技术的和谐共舞么?
近10年来,我国放射源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辐射事故年发生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每万枚6起下降至目前的每万枚1起以下,辐射安全监管成效进步显著。此外,建立起的覆盖全国范围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环境辐射水平处于天然本底正常涨落范围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