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近期,中宣部启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贯穿全年,覆盖全国,深入各行各业,全景化、立体化展示新中国70年来的伟大历程,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
4月15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北京西南郊的神秘院所——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新社、经济参考报、中国电力报等中央媒体深入核工业科研一线,以记者的视角记录中国核工业的奋斗历程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传承故事,以及未来核工业发展的“蓝图”。
在未来的2周时间里,记者们将以采访、参观多种形式,从核工业起源、核科技基础研究、核能利用、核科技人才发展等方面,多层次、多维度了解原子能院,在多平台开设专栏进行报道“揭秘”,从而揭开核工业的神秘面纱,挖掘我国核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宝藏。
启动仪式上,记者们观看了宣传片,并参观了中国核工业科技馆。中核集团党群工作部,原子能院有关领导参加上述活动。
为什么选择中核集团?
核工业的发展是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持续融入世界的一个缩影。60多年来,几代核工业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推动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中国核能发展的主力军,重组后的“新中核”将以新姿态走向新时代、新征程,努力实现“建设先进核科技工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集团、推动我国建成核工业强国”的“三位一体”奋斗目标,全面引领全球核工业发展。作为砥砺奋进的奋斗者,核工业的精神值得传承、故事值得记录、未来值得展望。
为什么走进原子能院?
中国原子能院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1958年9月27日,“一堆一器”建成投运,开启了中国原子能时代。之后,原子能院乘势而上,建成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反应堆,并陆续研制出2.5MeV静电加速器、400KeV高压倍加器等,构建了原子能院第一批科研平台。原子能院第一代创业者、同时也是我国核工业的开拓者们,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为“两弹一艇”技术攻关立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核工业和核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里曾留下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等老一辈核工业人的身影,也有惠及千家万户的众多科研项目持续发展,这里的众多“过去”与“未来”更加需要为人所知。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核工业“两个基地,一个平台”获国家批复,作为核科研基地之一的原子能院,建成了以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先进研究堆、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为核心的“四大科技创新平台”。
原子能院等科研院所的科技水平代表着中国的核科学技术水平。作为“中国核工业发祥地”,原子能院多年来肩负着国家安全、核能发展、基础研究使命,为我国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核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刘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