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中广核走出去步伐持续加快。4月9日,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CEO圆桌活动中表示,出口一座“华龙一号”核电站,可以带动国内5400多家企业参与建设,带来的产业链合同额,相当于出口200架中型商业客机,对提升“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影响力都是极为重要的,也会对开拓国际核电市场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而成就的取得也是来之不易的。中广核在核电技术创新与发展上,克服了怎样的困难,经历了怎样的改革?此外,在“一带一路”倡议、巴黎协定对碳排放进行约束的情况下,中广核又将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进行了专访。
从门外汉变成核电技术输出国
NBD:中国核电走出去步伐加快,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效?“一带一路”倡议下,这些沿线国家核电需求如何,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发展前景如何?
贺禹:中广核在走出去方面成绩突出,创造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八个最”:中国在英国及欧洲最大的投资项目——英国核电项目;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实体投资项目——中广核纳米比亚湖山铀矿;中国企业在爱尔兰最大的投资项目——Douvan风电项目;孟加拉国、埃及最大的独立发电商;比利时最大的陆上风电场、欧洲首个深海漂浮风电项目。
中广核将按照“一带一路”倡议继续推动核电走出去。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25年前,全球除中国外还会有50多台新建核电机组的市场空间,这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中广核将紧抓国际能源市场复苏的战略机遇,借“一带一路”的东风,积极布局中东欧、东南亚、西亚、非洲等目标市场,大力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力争成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
NBD:中广核在核电走出去领域已取得诸多成就,请问成就背后经历了怎样的改革,克服了怎样的困难?
贺禹:中广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自1978年宣布引进法国技术在中国建设大型核电站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广核拼搏奋进40年,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三大核电企业,并打造出了国家名片“华龙一号”。
当年,建设大亚湾核电站期间,是法国人和英国人联手教我们,连地板砖、水泥和电话线都要进口,国产化率仅为1%。如今,我们已经从核电的门外汉,变成了核电技术、装备的输出国。
改革开放的40年,中广核从无到有再到强,从当“学生”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描绘出了我国核电强势逆袭的“强国梦”。
科研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5%
NBD:您刚才也提到“华龙一号”已经成为国家名片,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创新,请问中广核在创新领域的投入及成效如何?
贺禹:创新是中广核的根,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支撑我们走向世界一流的重要基石。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是在我国30余年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成熟压水堆技术基础上,持续创新形成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中广核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期间,中广核科技研发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科研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2014年底,中广核首次发布《自主创新产品目录》,除了“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目录上还有多项在业内广为人知、打破国外企业垄断的技术。譬如被誉为核电站中枢神经的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和睦系统”,被誉为核电站心脏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以及大大提高核电站应对极端自然灾害能力的核电站非能动应急高位冷却水源系统等。
NBD:巴黎协定对碳排放水平进行了约束,清洁能源将更具发展优势。在您看来,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核电发展将迎来怎样的机遇?
贺禹:打好蓝天保卫战,必须大力发展核电等低碳清洁能源。核电具有安全、稳定、绿色、高效的特点,和风电、太阳能等都是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能源类型,是我国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
发展核电是我国节能减排的必由之路。我国在《巴黎气候协定》中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庄严的减排承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要实现这一承诺,届时核电在运装机容量需要达到1.5亿千瓦左右。
中广核将积极推进核电在中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为公众构建美好生活、建设低碳家园而不断努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